《送略禅者归南岳》

时间: 2025-01-26 03:39:06

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

千峰冷截冥鸿处,

一径险通禅客归。

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边宿雨霏霏。

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意思解释

送略禅者归南岳

作者:齐己 〔唐代〕

原文展示:

林下钟残又拂衣,
锡声还独向南飞。
千峰冷截冥鸿处,
一径险通禅客归。
青石上行苔片片,
古杉边宿雨霏霏。
劳生有愿应回首,
忍著无心与物违。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钟声渐渐消散,我轻轻拂去衣襟;
锡杖的声音又向南方飞去。
千山万峰冷峻,直通冥鸿的地方,
一条险峻的小路通向禅者的归处。
青石上长满苔藓,
古老的杉树边,雨水轻轻飘落。
人间劳碌,有所愿望,应该回头看看,
何必执着于无心,与万物相违。


注释:

  • 林下钟残:指林间的钟声已经微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禅意的宁静。
  • 锡声:指禅者手中的锡杖发出的声音,象征着他修行的旅途。
  • 千峰冷截:形容山峰冷峻陡峭,隐喻修行之路的艰辛。
  • 一径险通:一条危险的小路,引导禅者回归,暗示修行的艰难。
  • 青石上行苔片片:青石上长满了苔藓,描绘自然的宁静和岁月的沉淀。
  • 古杉边宿雨霏霏:古老的杉树旁,细雨轻轻飘洒,增添了诗的情感氛围。
  • 劳生有愿应回首:人世间虽然艰辛,但应当有愿望,回顾自己的初心。
  • 忍著无心与物违:不必强求与世俗的纷扰相违背,表达一种超然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779年-847年),字景昭,号洪溪,唐代著名的禅宗诗人,曾任职于长安,深受禅宗影响,作品中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和佛法的思索。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表达了对禅者归南岳的送别,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送略禅者归南岳》是一首充满禅意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禅者修行生活的深切理解和尊重。开篇“林下钟残又拂衣”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孤独,钟声的残响如同时间的流逝,寓意着对世事的淡然。接着的“锡声还独向南飞”,通过锡杖的声音引出禅者的归途,意味着修行者在追求内心宁静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千峰冷截冥鸿处”描绘出了一幅冷峻的山峰景象,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孤独,而“一径险通禅客归”则表现出修行者追求自我超越的坚定。后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青石上行苔片片”与“古杉边宿雨霏霏”共同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安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点明了诗的主题: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应当有愿望和目标,回顾初心,不必执着于外界的纷扰。这种超然的态度正是齐己禅诗的核心,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林下钟残又拂衣:钟声渐弱,宁静的氛围下,诗人轻轻拂衣,象征着对过去的缅怀。
    2. 锡声还独向南飞:锡杖声响,指引着修行者向南方归去,显示出一种使命感。
    3. 千峰冷截冥鸿处:描写自然景观,表现修行路途的艰难。
    4. 一径险通禅客归:险峻的小路,直通禅者的归处,象征着修行之路的坚韧。
    5. 青石上行苔片片:细腻的描写,表现自然的生命力。
    6. 古杉边宿雨霏霏:雨水飘洒,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劳生有愿应回首:生活虽艰辛,但仍需追求内心的愿望。
    8. 忍著无心与物违:不必执着于外物,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者的归路比作险峻的小径,展现出修行的艰辛。
    • 对仗:诗中常见的对仗结构,使得诗句更为工整、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修行者的敬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觉醒。
  • 锡杖:代表着修行者的信仰与追求。
  • 千峰: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青石与苔藓: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延续。
  • 古杉与细雨: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锡声”指的是什么?
    A. 钟声
    B. 禅者的锡杖声
    C. 风声

  2. 诗中“千峰冷截”意指什么?
    A. 山峰的高度
    B. 修行的艰难
    C. 自然景观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A. 努力追求物质
    B. 应该回顾初心,不必执着于外物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齐己的《送略禅者归南岳》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体现了对友人的送别与人生思考,但齐己更强调内心的追求与禅意,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齐己相关研究文献与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