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时间: 2025-01-27 04:11:26

剪乱海棠丝,抛却春心不管。

杨柳那知人意,惹莺儿啼怨。

脸红眉翠不堪销,拥着半床懒。

二十四番花信,数春宵愈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
剪乱海棠丝,抛却春心不管。
杨柳那知人意,惹莺儿啼怨。
脸红眉翠不堪销,拥着半床懒。
二十四番花信,数春宵愈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海棠花的丝线被剪得凌乱,我已无心去理会春天的情愫。杨柳怎么会知道人的心意,惹得黄莺在一旁哀怨地啼叫。脸颊红润,眉目如翠,难以消退这份慵懒的心情。春天的二十四个花信节奏,随着春夜的短暂而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注释:

  • 剪乱:剪裁得凌乱、杂乱。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柔情。
  • 杨柳:象征柔情和春意,但此处表达了无知与无奈。
  • 惹莺儿啼怨:指引起了黄莺的哀怨鸣叫。
  • 脸红眉翠:形容女子的美丽。
  • 二十四番花信:指春天的二十四节气,暗示春天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士俊,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却因种种原因感到无奈与惆怅,反映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好事近》是一首充分体现了春天主题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开头句“剪乱海棠丝”,不仅描绘了花卉的状态,更暗示了诗人对春心的放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着提到的“杨柳那知人意”,则是将自然与人心的隔阂表现出来,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诗中还提到“惹莺儿啼怨”,黄莺的哀鸣似乎在回应诗人的心情,仿佛是对春天美好却短暂的感叹。最后一句“数春宵愈短”,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夜的短暂让人愈发珍惜。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从花到柳,再到莺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愁苦,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剪乱海棠丝:描绘海棠花的繁茂,隐喻内心的混乱。
  2. 抛却春心不管:表达对春天情感的放弃,显现出一种无奈。
  3. 杨柳那知人意:自然与人心的隔阂,抒发孤独感。
  4. 惹莺儿啼怨:黄莺的哀鸣反映内心情感。
  5. 脸红眉翠不堪销:女子的美丽与慵懒的心境。
  6. 拥着半床懒:形象地表达出懒散的状态。
  7. 二十四番花信:暗示春天的流逝,愈发让人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心情相联系,增加情感的共鸣。
  • 拟人:杨柳与莺鸟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使得语言更加优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海棠:春天的象征,代表美好与柔情。
  2. 杨柳:象征春天的柔美与人心的孤独。
  3. 莺鸟:传达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哀怨。
  4. 脸红眉翠:代表青春的美丽与懒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 A. 哀愁
    • B. 美好与柔情
    • C. 秋天
  2. “杨柳那知人意”中的“杨柳”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知情
    • B. 无知与无奈
    • C. 欢喜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内心的情感与美丽。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徐士俊的《好事近》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二者都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但徐士俊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传记》
  • 《古典文学名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