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堪忆春云十二峰,
野桃山杏摘香红。
王孙可念愁金锁,
从放断肠明月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令人怀念那十二座山峰上的春云,山野中的桃花和杏花正盛开,香气扑鼻。王孙(指的是有身份地位的年轻人)值得思念的是那金锁般的忧愁,仿佛在那明亮的月光中,愁肠百结。
注释:
- 堪忆:令人怀念,值得回忆。
- 春云:春天的云彩,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指有身份的年轻人。
- 愁金锁:形容忧愁像金锁一样沉重。
- 放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和思念。
- 明月: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常见于古诗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号天池,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敏感与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辞主人绝句四首·放猿》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堪忆春云十二峰”,描绘了春天的云彩与山峰,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意境。接着“野桃山杏摘香红”,更是将春天的生机勃勃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置身于那花香四溢的山野之中。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思念的情感,“王孙可念愁金锁”,表达了对王孙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金锁”暗示着沉重的忧愁。最后一句“从放断肠明月中”更是将思念与孤独结合在一起,月亮作为孤独的象征,映衬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堪忆春云十二峰:春天的云彩在十二座山峰上空,令人怀念。
- 野桃山杏摘香红:山野中的桃花和杏花正绽放,散发着香气,色彩鲜艳。
- 王孙可念愁金锁:王孙(有身份的年轻人)值得思念的是那沉重的忧愁。
- 从放断肠明月中:在明亮的月光下,愁肠百结,思念难以排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忧愁比作金锁,形象地表达了其沉重。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春云、桃花、明月等意象相互交融,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思念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出一种离愁别绪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桃花、杏花: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繁盛。
- 明月:常用于表达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谁? A) 农民
B) 贵族子弟
C) 商人 -
诗中“金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忧愁
C) 自由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比较齐己的《放猿》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齐己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侧重于宁静的自然风光。齐己的诗中情感复杂,而王维的诗则显得更加淡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齐己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