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

时间: 2025-01-10 19:28:58

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

客路旧萦秦甸出,

乡程今绕汉阳归。

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

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
齐己

寻常西望故园时,
几处魂随落照飞。
客路旧萦秦甸出,
乡程今绕汉阳归。
已过巫峡沈青霭,
忽认峨嵋在翠微。
从此倚门休望断,
交亲喜换老莱衣。

白话文翻译:

在平常的日子里,向西眺望故乡时,
不知有多少魂灵随落日飞去。
我曾经走过的客路,旧时在秦地出发,
如今的归途却绕道汉阳。
我已经过了巫峡,雾气沉沉,
忽然看到峨眉山在翠微的远处。
从今以后,倚门静候,不再希望断绝,
亲友欢聚,换上老莱衣裳。

注释:

  • 寻常:平常,平时。
  • 西望:朝西方眺望。
  • 故园:故乡。
  • 魂随落照飞:指思念故乡,魂灵随落日而飞散。
  • 秦甸:指秦地,古代的地名。
  • 汉阳:指汉水以南的地区,今武汉市。
  • 巫峡:巫山峡谷,著名的风景区。
  • 沈青霭:形容溪水和青山被雾气笼罩。
  • 峨嵋:峨眉山,著名的山脉。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倚门:倚靠在门边。
  • 望断:指期盼已久而未能见到。
  • 老莱衣:老莱子,古时一位以亲情为重的老人,象征着和睦的家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子璋,号澄江,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80年,卒于公元835年。他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风格清新,常有自省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齐己送别友人朱侍御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友人的祝福。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归属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对亲情和故乡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祝福。开篇"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将思乡之情与落日的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但如今的归途却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这里的自然景象不仅美丽,而且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巫峡的青霭使诗人感受到旅途的孤独,而峨眉山的出现则象征着故乡的回归和希望。

最后两句"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亲情的珍重,表达了一种归属感和团聚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也有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唐诗中常见的情感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寻常西望故园时:平常向西望去,思念故乡。
  2. 几处魂随落照飞:多少思念如同落日般随风而逝。
  3. 客路旧萦秦甸出:曾经在秦地出发的旅途。
  4. 乡程今绕汉阳归:如今的归途却绕道汉阳,暗示旅途的曲折。
  5. 已过巫峡沈青霭:已过巫峡,雾气弥漫,象征孤独。
  6. 忽认峨嵋在翠微:突然认出峨眉山,象征希望与归属。
  7. 从此倚门休望断:以后靠在门边,不再失望。
  8. 交亲喜换老莱衣:亲友团聚,换上象征和睦的衣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飞散的魂,表现思乡情切。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形成深刻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体现了人们在旅行中与故乡、亲友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园:象征着心灵的归属,表现人对家乡的思念。
  • 落照: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巫峡:象征旅途的艰辛与远离故乡的愁苦。
  • 峨嵋:象征希望与归属,提供一种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寻常西望故园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归属感
    • B. 思乡情
    • C. 感慨人生
    • D. 旅行的疲惫
  2. “已过巫峡沈青霭”中的“青霭”指的是?
    • A. 春天的气息
    • B. 雾气
    • C. 青山
    • D. 夕阳
  3. “交亲喜换老莱衣”中的“老莱衣”象征着什么?
    • A. 亲情的珍重
    • B. 旅行的疲惫
    • C. 思乡的愁苦
    • D. 生活的单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与《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中的“几处魂随落照飞”都表现了浓厚的思乡情感,但前者更为直接和简洁,而后者则通过旅途的描写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