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樊处士》

时间: 2024-10-02 19:18:50

小子声名天下知,满簪霜雪白麻衣。

谁将一著争先后,

共向长安定是非。

有路未曾迷日用,无贪终不乱天机。

闲寻道士过仙观,赌得黄庭两卷归。

意思解释

赠樊处士

作者: 齐己 〔唐代〕


原文展示:

小子声名天下知,
满簪霜雪白麻衣。
谁将一著争先后,
共向长安定是非。
有路未曾迷日用,
无贪终不乱天机。
闲寻道士过仙观,
赌得黄庭两卷归。


白话文翻译:

这位年轻人的名声在天下广为人知,
满头白发,身穿麻衣,像是霜雪一样。
谁在争先恐后?
大家都希望能在长安解决是非对错。
我在路上从未迷失日常的用处,
没有贪欲,心中自然不会动摇天机。
我闲暇时寻访道士,经过仙观,
赌得了《黄庭经》两卷,带着回家。


注释:

  • 小子:指年轻人,带有亲昵的称呼。
  • 声名天下知:形容名声广为人知。
  • 满簪霜雪白麻衣:形容满头白发,穿着麻衣,象征清贫和超脱。
  • 一著:指争先恐后,争夺名利。
  • 长安:古都,象征繁华与世俗。
  • 迷日用:迷失于日常生活的用途。
  • 无贪:没有贪欲。
  • 天机:自然的道理或宇宙的奥秘。
  • 闲寻道士:闲暇时寻找道士。
  • 黄庭:《黄庭经》,道教经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70年。他是一个隐士,崇尚道教,作品以清淡、自然见长,反映了他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华,诗人通过描绘自身的处世态度,表达对名利的超脱与对道教思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樊处士》是一首表达隐士情怀的诗作。齐己通过对樊处士的描绘,展现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诗中“谁将一著争先后,共向长安定是非”,以长安作为象征,反映了社会中人们对名利的追逐和对是非的争论。而“有路未曾迷日用,无贪终不乱天机”则体现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认同,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清明。整首诗韵律和谐,意境深远,既有对世俗的反思,也有对道教哲学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子声名天下知:年轻的我,名声在外,显示出他在世俗中的成就。
    • 满簪霜雪白麻衣:白发苍苍,衣着朴素,表现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谁将一著争先后:质问世人,何必争名夺利。
    • 共向长安定是非:大家都向往长安的繁华,却不停地争论是非。
    • 有路未曾迷日用:我在生活中从未迷失方向。
    • 无贪终不乱天机:没有贪念,心中清明。
    • 闲寻道士过仙观:我悠闲地寻找道士,游览仙观。
    • 赌得黄庭两卷归:获得道教经典,象征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声名天下知”和“满簪霜雪白麻衣”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生道路比作无迷失的旅途,展现追求的清晰。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超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道教思想,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霜雪白麻衣:象征清贫、超脱与智慧。
  • 长安:象征世俗的繁华与名利。
  • 黄庭:象征道教思想和精神追求的经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清贫生活
    B. 名利与是非
    C. 自然风光
    答案:B

  2. “无贪终不乱天机”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人生的复杂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C

  3. 诗中的“黄庭”指的是哪个经典? A. 《道德经》
    B. 《黄庭经》
    C. 《论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齐己的《赠樊处士》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士的闲适与对自然的热爱,但齐己更侧重于道教哲学的探讨,而王维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齐己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