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未老。树树斜阳都好。霞锦云罗黏远草。碧天开画稿。别后许多怀抱。又是黄花开了。落叶西风人悄悄。雁回书不到。
白话文翻译
秋天还没有完全过去,斜阳洒在树木上,显得格外美好。霞光和云彩交织在一起,映照着远处的草地。碧蓝的天空如同画卷一般展开。分别之后有许多思念,转眼又是黄花盛开的季节。落叶在西风中悄悄飘落,孤独的人儿,等待着归来的雁群,却始终没有书信传来。
注释
- 秋未老:意指秋天尚未完全过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树树斜阳:树木在夕阳的映衬下,形成斜阳景象。
- 霞锦云罗:形容天空中云彩如绸缎般美丽。
- 碧天开画稿:比喻蔚蓝的天空如画卷般展开,含有美的意象。
- 怀抱:指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黄花:象征着秋天的来临。
- 落叶西风:秋风吹落树叶,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雁回书不到:大雁南飞,书信未至,表达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在这首诗中,虽没有直接引述的典故,但“雁”常常被用来象征漂泊与思乡。古人常以雁的南飞与归来比喻离别与重逢,体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廷式(约 1744-1804),字子舆,号无异,江苏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对仗工整,意象丰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谒金门”作于秋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天是思乡的季节,诗中表现出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谒金门”这首诗展现了清代诗人文廷式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诗的开头“秋未老”以简洁的语言引入秋天的主题,给人一种温柔的感受。斜阳下的树木,霞光中的云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气氛。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别后思念的情感愈加明显,尤其是“又是黄花开了”,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而黄花则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和人生的轮回。诗的最后,孤独的心情通过“落叶西风人悄悄”和“雁回书不到”两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也道出了人世间的无奈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未老:引入季节,暗示时间的流逝。
- 树树斜阳都好:描绘美好秋景,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霞锦云罗黏远草:形象生动,展现天空的美丽与草地的宁静。
- 碧天开画稿:比喻天空的辽阔,展现诗人的艺术想象。
- 别后许多怀抱:表达分别后的思念与情感。
- 又是黄花开了:感慨时光流逝,秋天的象征。
- 落叶西风人悄悄:描绘孤独的意境,落叶和西风增添了秋的萧瑟。
- 雁回书不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天开画稿”,将天空比作画卷,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落叶与西风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透过自然景象传达深邃的情感,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成熟与凋零,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 斜阳:代表着晚年的宁静与温暖,寄托着诗人的乡愁。
- 黄花:秋天的象征,传达了生命的轮回。
- 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表达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秋未老”中的“老”指什么? A. 年纪
B. 时间的流逝
C. 树木的年龄 -
“雁回书不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思念
C. 忧伤 -
“霞锦云罗”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秋天的寒冷
B. 美丽的自然景色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秋夕》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作品,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蕴含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文廷式 vs. 李白:文廷式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两者在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手法上各具特色,前者更注重内心感受,后者则多表现壮丽气势。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文廷式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