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时间: 2025-01-26 04:30:17

归不得。

玉树歌阑云黑。

唤作主人原是客。

青芜迷旧国。

望断高楼西北。

一片夕阳颜色。

鶗鴂无声春事寂。

鹧鸪飞又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
作者: 黄侃 〔近代〕

归不得。玉树歌阑云黑。唤作主人原是客。青芜迷旧国。望断高楼西北。一片夕阳颜色。鶗鴂无声春事寂。鹧鸪飞又急。

白话文翻译:

我无法归去。那玉树旁的歌声在黑暗的云影中消散。唤作主人,其实我只是个过客。青翠的芜草迷失了我对故国的思念。望着高楼的方向,西北的天际让我心中失落。一片夕阳的颜色映照着我的情感。杜鹃鸟无声地在春天中寂寞,急促的鹧鸪声又让我思绪飞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归不得:无法回归。
  • 玉树:指美丽的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歌阑:指歌声停歇的时刻。
  • 青芜:青色的杂草,象征着故乡的荒凉。
  • 高楼:指远方的高楼,通常寓意着远方的希望或家乡。
  • 夕阳颜色:夕阳的色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沉重。
  • 鶗鴂:杜鹃鸟,春天的象征。
  • 鹧鸪:一种鸟类,常与急促的情感相联系。

典故解析:
“玉树”可以引申为美好的理想或境界,而“歌阑”则暗示着一种失落的情感。诗中提到的“青芜”与“旧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6),字克强,号秋水,近代诗人、学者。他在文学与哲学上都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古典诗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故乡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侃对故乡情感的深切思考中,表现了他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归属与故乡的强烈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黄侃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诗的开头“归不得”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却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无法实现。在“玉树歌阑云黑”中,诗人用美丽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欢愉已成空。此后,诗人以“青芜迷旧国”表达对故土的迷失,心中满是惆怅。

此外,诗中“望断高楼西北”似乎在描绘着对未来与希望的追寻,夕阳的绚烂却又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几句“鶗鴂无声春事寂,鹧鸪飞又急”更是将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故土的眷恋,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不得:直接表达了无法回归故乡的无奈。
  • 玉树歌阑云黑:描绘了一种美好却又失落的情境。
  • 唤作主人原是客:点明诗人的孤独与游子身份。
  • 青芜迷旧国:对故土的迷失与惆怅。
  • 望断高楼西北:对未来的渴望与失落的交织。
  • 一片夕阳颜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沉重。
  • 鶗鴂无声春事寂:春天的沉寂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 鹧鸪飞又急:表现了急切的思念与内心的焦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树”比喻美好理想。
  • 拟人:春事寂静,赋予春天以情感。
  • 对仗:如“鶗鴂无声春事寂,鹧鸪飞又急”形成强烈的对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树:象征理想与美好。
  • 青芜:象征故乡的迷失与荒凉。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 鶗鴂与鹧鸪:象征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归不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开心
    B. 无奈
    C.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青芜”象征着什么?
    A. 忘却
    B. 迷失
    C. 繁荣

  3. “夕阳颜色”在诗中有何象征意义?
    A. 美好
    B. 流逝
    C. 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较,黄侃的诗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酒的解脱。两者在情感上虽有共通之处,但表现的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近现代诗词研究》
  3. 《黄侃文集》
  4.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