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宿广文舍下》
时间: 2025-01-10 19:20: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直宿广文舍下
作者:梅尧臣
前夜宿广文,叶响竹打雪。
昨夜宿广文,窗影竹照月。
赖此数竿竹,与我为暖热。
上有寒鹊栖,拳足如瘦蕨。
平明欲飞去,唶唶若告说。
我无喜可报,烦尔弄觜舌。
亦尝苦老鸦,鸣噪每切切。
为学本为道,穷蹙令素发。
但能得酒饮,终日自兀兀。
白话文翻译:
前天晚上我住在广文的亭子里,树叶在风中发出响声,竹子上的雪被打落。昨晚我仍旧在广文的亭子里,窗外的竹影在月光下摇曳。多亏这几根竹子,给我带来了温暖。上面有只寒鸦栖息,爪子像瘦蕨一样细小。天色大亮时,它想要飞走,啼叫声似乎在告别。我心中没有什么快乐可以回报你,真烦你叽叽喳喳。也曾遭遇过老乌鸦,鸣叫声总是那么刺耳。我求学本是为了追求道理,但困顿却使我发愁。只要能喝到酒,便可以无所事事地度过整天。
注释:
- 广文:指广文舍,古代文人聚集之处,代表一种清雅的学术氛围。
- 寒鹊:一种鸟类,象征孤独与寒冷。
- 拳足如瘦蕨:形容鸟爪细小,像瘦弱的蕨类植物。
- 唶唶:鸟鸣声,形容寒鹊的叫声。
- 兀兀:形容无所事事的状态,或是心中烦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瑶,号松溪,宋代著名的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为题材,追求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
《直宿广文舍下》作于梅尧臣访友或栖居期间,表现了他在清幽环境中对自然的感受,以及对孤独与生活状态的反思。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直宿广文舍下》是一首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自然与情感的诗作。诗中呈现了作者夜宿竹林下的情景,叶响、竹打雪、窗影、月照,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氛围。诗的开头以“前夜”和“昨夜”对比,表现出时间的延续和环境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在意象的运用上,梅尧臣通过“寒鹊”和“老鸦”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的关注与对生活的思考。寒鹊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象征着孤独和无奈。诗中提到“我无喜可报,烦尔弄觜舌”,流露出一种对鸟鸣的烦恼,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诗的结尾以“但能得酒饮,终日自兀兀”收束,表达了虽然生活中有诸多困扰,但只要能饮酒消愁,便可无忧无虑,流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夜宿广文,叶响竹打雪:描述诗人在竹林中宿夜,感受到自然的声音,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昨夜宿广文,窗影竹照月:继续描绘夜晚的美景,窗外的竹子在月光下的影子,体现出美好的夜景。
- 赖此数竿竹,与我为暖热:竹子不仅是景物,也是诗人的依靠,带给他温暖。
- 上有寒鹊栖,拳足如瘦蕨:寒鹊的栖息让人联想到孤独,形象生动。
- 平明欲飞去,唶唶若告说:鸟儿欲飞而去,鸣叫声似乎在告别,增添了几分伤感。
- 我无喜可报,烦尔弄觜舌:表达了对鸟鸣的烦恼,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亦尝苦老鸦,鸣噪每切切:提到老鸦的鸣叫,与寒鹊形成对比,表现出对噪音的厌烦。
- 为学本为道,穷蹙令素发:提及求学的本意,表明追求知识的艰难。
- 但能得酒饮,终日自兀兀:最后以饮酒自乐的态度,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拳足如瘦蕨”,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寒鹊的细小爪子。
- 拟人:寒鹊的鸣叫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与人交谈。
- 对仗:如“叶响竹打雪,窗影竹照月”,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独白,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虽有孤独与烦恼,但仍能以豁达态度面对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竹子:象征清高、坚韧,寓意诗人高洁的情操。
- 寒鹊:体现孤独与寒冷,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
- 雪:象征纯净与寒冷,增添了环境的静谧感。
- 酒:象征诗人的逍遥与豁达,反映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鹊”的鸣叫象征什么?
A. 喜悦
B. 孤独
C. 欢快
D. 自由 -
诗人通过哪一意象表达对温暖的渴望?
A. 雪
B. 酒
C. 竹子
D. 夜 -
诗中的“兀兀”意思是?
A. 忙碌
B. 无所事事
C. 快乐
D. 愁苦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描写夜晚的孤独与思绪。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梅尧臣的孤独情感相呼应。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李白在诗中都探讨了自然与孤独,但梅尧臣的作品更为细腻,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梅尧臣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