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 忆旧》
时间: 2025-02-04 15:38: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花慢 忆旧
作者: 邹祗谟 〔清代〕
软玉风情,弄环年纪,曾看柳叶新颦。
恰半梳鸦髻,斜插犀簪。
曲本偷藏花样,饼茶细啮纤痕。
正才离鸳枕,桃花粉颊,细印红纹。
曲阑低衬,锁帐氤氲。
花神轻护芳魂。
整云纨海棠满绣,豆蔻初薰。
莲瓣凤头三寸,菱花螺黛双分。
相看无语,徐笼小袖,自整长裙。
白话文翻译
柔美的玉器般的风情,正值花信年华,曾经看到柳叶轻轻颦眉的模样。
恰好半梳的乌黑发髻,斜插着一支犀角簪。
曲本偷偷藏着花样,细细品尝着饼茶,轻轻咬下的纤细痕迹。
正要离开鸳鸯的枕头,脸颊如桃花般粉红,细细的红纹印记。
曲阑低低衬托,锁窗内氤氲的春雾。
花神轻轻庇护着芳魂。
精致的云纨海棠绣满了花纹,豆蔻初露芳香。
莲瓣如凤头般娇嫩,菱花与螺黛相映成趣。
彼此相视无言,轻轻掩住小袖,自然整理长裙。
注释
- 软玉:形容女子柔美、温润的气质。
- 弄环年纪:青春年华,指少女时期。
- 柳叶新颦:形容柳叶在春风中的轻颦,暗喻女子的娇美。
- 鸳枕:形容恩爱情侣共用的枕头。
- 花神:指春天的女神,象征爱情与美丽。
- 豆蔻:指豆蔻花,象征少女初长成的芳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祗谟是清代的一位词人,以擅长写词而闻名。其作品常表现细腻情感和优雅风格,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此首词创作于清朝,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青春的感慨。诗中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风情与柔美,表达了对旧时光的眷恋。
诗歌鉴赏
《雨中花慢 忆旧》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青春女子的美丽与柔情,勾勒出一个如梦似幻的画面。开篇便用“软玉风情”引入,展现女子的温柔气质,接着提到“柳叶新颦”,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隐喻了女子的娇羞与灵动。整体词语的运用上,字句间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感伤。
在描写女子外貌的同时,诗中不乏对她内心情感的刻画,如“正才离鸳枕”,传达了那种即将分别的不舍。词中还夹杂着生活的细节,如“饼茶细啮纤痕”,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温馨与亲切感。此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如“相看无语”,将两人之间深厚的默契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情的思考,构建出一种既浪漫又伤感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软玉风情,弄环年纪:描绘女子如玉般的柔美,正值青春年华。
- 曾看柳叶新颦:回忆过去,看见柳叶轻轻颦眉的模样,暗喻女子的娇羞。
- 恰半梳鸦髻,斜插犀簪:描绘女子的发型,展现她的美丽与精致。
- 曲本偷藏花样,饼茶细啮纤痕:细腻的日常生活,传达生活的温馨。
- 正才离鸳枕,桃花粉颊,细印红纹:表达即将分别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曲阑低衬,锁帐氤氲:描绘环境的优雅,增强诗的氛围。
- 花神轻护芳魂:象征爱情的庇护,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 整云纨海棠满绣,豆蔻初薰:展现女子的青春和气息,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 莲瓣凤头三寸,菱花螺黛双分:通过比喻展现女子的娇嫩与优雅。
- 相看无语,徐笼小袖,自整长裙:表达深厚的情感与默契,展现女子的娴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软玉风情”,将女子比作美玉,突显其温柔与美丽。
- 拟人:如“花神轻护芳魂”,赋予花神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细腻的认识与追求。
意象分析
- 软玉:象征温润、柔美,传达了女性的特质。
- 柳叶:象征柔情与青春,带有淡淡的忧伤。
- 鸳枕:象征爱情的甜蜜与依恋。
- 花神:象征春天与爱情,传达对美好的向往。
- 豆蔻:象征少女的初恋与芳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软玉”主要形容什么?
- A. 男子
- B. 风情
- C. 玉器
- D. 春天
-
“正才离鸳枕”中的“鸳枕”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家庭
- D. 梦境
-
诗中提到的“花神”是谁的象征?
- A. 生活
- B. 春天与爱情
- C. 美食
- D. 自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邹祗谟的《雨中花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对女性情感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邹祗谟更侧重于青春的怀念与细腻的生活细节,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