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段万顷》
时间: 2025-02-04 16:25:59意思解释
赠段万顷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原文展示:
美人窈窕家南国,可与副笄亲黍稷。
平生寂莫凤将雏,惭愧木桃犹报璧。
石城三桨为谁催,万里清江凌不测。
王门酒肉傲胜诡,岂有邹阳仍下客。
危词欲洗大夫冤,千载独怀吾祖贤。
不量腹小文籍博,颇似井蜺轻饮川。
丈夫趣舍无南北,情亲非为墙屋连。
子真正用卧谷口,乃有高名諠日边。
胸中傀磊契何所,自笑柴愚得参鲁。
借令好问忘足茧,狐腋岂堪黄犬补。
吾身栎社真寄耳,趣取无用安足数。
无心俎几彘盘辱,拳曲不羞人厌睹。
土山出火石为融,羲和当午车隆隆。
通渠束带过者寡,乃独葛巾终日同。
倾囷倒廪用饷我,我为牙羽陈编锺。
蝉声入耳廪节改,别我整骖无愧容。
白话文翻译:
这位美人身材窈窕,来自南方的家乡,
她可以和我共同把头发梳成副笄,享受丰收的喜悦。
我一生寂寞如同凤求凰,
感到惭愧的是,木桃的花开竟然还在回报美玉。
石城的三桨船只在为谁催行,
万里清江的水流深不可测。
王家的酒肉傲视世俗的虚伪,
难道还有邹阳那样的人不愿屈尊来客?
我想用诗歌洗清大夫的冤屈,
千载以来我独怀念我的祖辈贤人。
不计较自己肚量狭小,文采却博大,
就像井里的蜥蜴轻易地饮水。
男人的情感与归属并不分南北,
情谊并非只是围墙和屋檐相连。
你真正要的是卧在谷口,
才能在阳光下名扬四海。
心中有何高尚的志向,
我自嘲像柴的愚笨只值得参鲁的参照。
借问那些好问的人,是否忘却了脚上的茧,
狐狸的腋下又哪里能抵挡黄犬的追击?
我身处栎社,心中所寄托的只是耳耳之音,
我何必要去计较无用的安慰。
无意中坐在食物的桌子上,
拳曲的姿态并不羞愧于众目睽睽。
土山喷出火焰,石头被融化,
羲和在正午驾车轰隆隆地行驶。
走过通渠的人极少,
而我却终日穿着葛巾自得其乐。
倾囷倒廪给我送来食物,
我为此把我的牙羽与钟声相伴。
蝉声入耳,粮食的节令已改,
别我整装出发,无愧于心容。
注释
字词注释:
- 窈窕: 形容女子身材优美。
- 副笄: 古代女性用来束发的器具。
- 黍稷: 指的是谷物,象征丰收。
- 凤将雏: 比喻孤独的人希望有伴侣。
- 木桃: 常用来比喻美人。
- 王门: 指王家,象征权贵。
- 邹阳: 邹阳是古代著名的隐士,借此指代高洁的人。
- 栎社: 古代祭祀的场所,这里也可指代隐居。
典故解析:
- 凤求凰: 传说中凤凰寻找配偶,喻指孤独与渴望。
- 邹阳: 指邹阳的高洁和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子仲,号潜邱,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士人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作品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赠段万顷》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诗人在描写美人时,展现了他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孤独的反思。从“美人窈窕家南国”开始,诗人通过对美人的描绘引入了个人的情感,展现了他对与美好事物的渴望。接着,诗人用“石城三桨”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进一步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王门酒肉”与“邹阳”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鄙夷和对高洁品德的追求。诗人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感受到了社会的压力与无奈,形成了深刻的内心冲突。
整首诗语句简练却意象深远,诗人在表达对美好事物向往的同时,展现了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美人窈窕家南国: 形容美人优雅,来自南方。
- 可与副笄亲黍稷: 可共享丰收的快乐。
- 平生寂莫凤将雏: 诗人感到孤独渴望伴侣。
- 惭愧木桃犹报璧: 自愧不如,感到失落与惭愧。
- 石城三桨为谁催: 反思人生的行进与目的。
- 万里清江凌不测: 比喻人生的复杂与不可预测。
- 王门酒肉傲胜诡: 对权贵生活的讽刺与批判。
- 岂有邹阳仍下客: 表达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 危词欲洗大夫冤: 诗人想要用诗歌洗清冤屈。
- 千载独怀吾祖贤: 追忆先贤,反思自我。
- 不量腹小文籍博: 自谦自己肚量小,但知识丰富。
- 颇似井蜺轻饮川: 比喻自己的处境与出路。
- 丈夫趣舍无南北: 强调情感不受地理限制。
- 情亲非为墙屋连: 友情与爱情不受物质限制。
- 子真正用卧谷口: 期待真正的人生理想。
- 乃有高名諠日边: 希望名声显赫,受人尊敬。
- 胸中傀磊契何所: 自我反省与内心挣扎。
- 自笑柴愚得参鲁: 自嘲自己愚笨。
- 借令好问忘足茧: 表达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 狐腋岂堪黄犬补: 隐喻人际关系的复杂。
- 吾身栎社真寄耳: 诗人心中所系无用的东西。
- 趣取无用安足数: 反思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 无心俎几彘盘辱: 对生活的无奈与不满。
- 拳曲不羞人厌睹: 对自我的坦然与接受。
- 土山出火石为融: 形象化自然界的变化。
- 羲和当午车隆隆: 形容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忙碌。
- 通渠束带过者寡: 反映社会的冷漠与孤立。
- 乃独葛巾终日同: 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 倾囷倒廪用饷我: 生活的富足与帮助他人。
- 我为牙羽陈编锺: 对生活的满足与自豪。
- 蝉声入耳廪节改: 反映自然界的变化。
- 别我整骖无愧容: 对未来的展望与自信。
修辞手法:
- 比喻: 多处使用比喻,如“像井蜺轻饮川”。
- 对仗: 句式工整,音韵和谐。
- 拟人: 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情感的真挚与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系,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美人: 象征理想与追求。
- 酒肉: 代表世俗的享乐与虚伪。
- 凤: 象征孤独与渴望。
- 木桃: 代表美好与遗憾。
- 谷口: 象征理想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美人”来自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
诗人用什么比喻表达自己的孤独感?
- A. 鸟儿
- B. 凤
- C. 龙
- D. 虎
-
诗中提到的“王门酒肉”主要指什么?
- A. 生活的奢华
- B. 友情的深厚
- C. 对权贵的批判
- D. 对美好的向往
答案:
- B. 南方
- B. 凤
- C. 对权贵的批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此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对自然与理想的渴望,但李白的诗更多展现豪放之气,而晁补之则更显细腻和内敛。
- 杜甫的《春望》则在历史背景下展现了更为沉重的社会责任感,与晁补之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