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调笑令》

时间: 2025-02-04 15:42:43

波恶。

倚江阁。

大艑轲峨帆夜落。

横堂朱户多行乐。

大堤花容绰约。

宜城春酒郎同酌。

醉倒银缸罗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调笑令
波恶。倚江阁。大艑轲峨帆夜落。
横堂朱户多行乐。大堤花容绰约。
宜城春酒郎同酌。醉倒银缸罗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江边景象,波涛汹涌,诗人倚靠在江边的阁楼上,夜幕降临时,帆船驶过,显得格外壮观。宽敞的大厅里,朱红色的门窗下,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大堤边,花容月貌的人儿在春光中显得绰约多姿。宜城的春酒,邀来友人共饮,醉意朦胧中,仿佛要倒入银缸之中,浸在罗帷之下。

注释:

  • 波恶:波浪汹涌,形容江面波涛汹涌。
  • 倚江阁:指靠在江边的楼阁。
  • 大艑轲峨帆夜落:大船满载,帆影在夜色中悄然落下。
  • 横堂朱户:指大厅的红色门窗。
  • 花容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花容月貌。
  • 宜城春酒:指在宜城饮用的春季美酒。
  • 醉倒银缸罗幕:醉意浓厚,仿佛要倒进银缸之中,或在华丽的罗帷下沉醉。

典故解析:

“宜城春酒”中的“宜城”可能指代某个盛产美酒的地方,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酒的喜爱与向往。此处的“春酒”不仅是指酒水,更是春天里欢聚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词风豪放洒脱,常常以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为题材,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调笑令》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身处繁华的江南水乡,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江边,正是游玩、饮酒、欢聚的好时光。这首词正是反映了这样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调笑令》以春天的江边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通过“波恶”的开篇,引出江面上汹涌的波涛,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欢快场景。词中以“倚江阁”作为抒情的起点,诗人在此俯瞰江面,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夜晚的宁静。在“横堂朱户”处,欢声笑语交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欢乐。特别是“醉倒银缸罗幕”,将酒与美丽的女子结合在一起,展现出春夜的温柔与醉意,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美的享受。诗中的意象交相辉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欢乐,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波恶”:引入环境,波浪汹涌,暗示情绪变化。
    2. “倚江阁”:表现诗人身处的空间,增强情境感。
    3. “大艑轲峨帆夜落”:描绘船只在夜色中的优雅,展现自然的美感。
    4. “横堂朱户多行乐”:描绘热闹的场景,暗示人们在此欢聚。
    5. “大堤花容绰约”:通过自然景色引入美的意象,增加诗的层次感。
    6. “宜城春酒郎同酌”:强调友情与共饮的乐趣。
    7. “醉倒银缸罗幕”:结束时以醉意收尾,充分展现轻松愉悦的气氛。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体意象生动、形象。比如,“倚江阁”与“大堤花容”形成了对比,增强了画面的丰富性。

  • 主题思想: 整首词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欢乐、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波涛: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动感。
  • 江阁:表现出诗人渴望与自然融合的心境。
  • 朱户:象征着热闹与欢庆的场所。
  • 花容: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与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倚江阁”指的是什么?

    • A. 江边的楼阁
    • B. 海边的房子
    • C. 山上的亭子
  2. “醉倒银缸”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享受生活
    • B. 忘记烦恼
    • C. 旅行的愉快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欢愉,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晁补之的《调笑令》则更强调集体的欢乐与热闹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