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佛会》

时间: 2025-01-27 03:19:59

贝页宣声动法筵,月华灯影照婵娟。

半是伤春眉黛敛。

无限,泪珠常近粉痕边。

七宝幡成红绶带,人在温柔、乡畔白云天。

总是玉人看不了。

烦恼,楞伽无语静炉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贝页宣声动法筵,月华灯影照婵娟。
半是伤春眉黛敛。无限,泪珠常近粉痕边。
七宝幡成红绶带,人在温柔乡畔白云天。
总是玉人看不了。烦恼,楞伽无语静炉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法会中,贝页的声音响起,仿佛动摇了法筵,月光下的灯影投射出柔美的身影。此时,伤春的情绪让人眉头紧蹙,泪水常常沾染着妆容。七宝的幡旗如红色的绶带,人在如梦似幻的温柔乡中,仿佛置身于白云之下。然而,这一切的美好,似乎都是那玉人所无法享受的,烦恼如同静默的炉烟,愁苦无言。

注释:

  • 贝页:古代一种乐器,声调柔和,常用于宗教仪式。
  • 法筵:佛教法会的席位,象征着庄重和神圣。
  • 婵娟:指美丽的女子,常用以形容月光下的女子。
  • 眉黛:女子用来描绘眉毛的颜料。
  • 七宝幡:佛教中用七种珍宝制成的幡旗,象征尊贵和吉祥。
  • 楞伽:指《楞伽经》,佛教经典之一,常被引用来表达深邃的哲学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雯,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见长,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其诗词多以女性视角出发,探讨情感与生命的哲学。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一个佛教法会的场合,诗人在法会中感受到的寂静与美好,让她联想到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难以言喻,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烦恼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定风波 佛会》通过对法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情感体验。开头的“贝页宣声动法筵”,以音乐的动感引入,似乎将人带入一种庄重而又神圣的氛围中。而月华灯影的描写,更是将这一场景的宁静与美丽衬托得淋漓尽致,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接下来的“半是伤春眉黛敛”,则转入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哀愁,眉黛的敛起象征着内心的压抑,泪珠的出现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这种情感的延续与深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的张力。

“七宝幡成红绶带”的意象,不仅是对佛教文化的表现,更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随着“人在温柔乡畔白云天”的描写,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境界,但最终又回归到对美好无法拥有的感慨中。

最后的“烦恼,楞伽无语静炉烟”,将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人生困扰的深刻思考,仿佛在静默中诉说着无尽的烦恼与孤独。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李雯细腻的感情和深邃的哲思,既有对美好的追求,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贝页宣声动法筵:乐器声响起,震动了佛教法会的气氛,暗示一种神秘的氛围。
  2. 月华灯影照婵娟:月光和灯影交相辉映,映照出美丽的女子,营造出一种梦幻的场景。
  3. 半是伤春眉黛敛:因伤春而收敛的眉毛,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思念。
  4. 无限,泪珠常近粉痕边:泪水常常沾染着粉妆,象征着悲伤的情感无处不在。
  5. 七宝幡成红绶带:七宝的幡旗如红色的绶带,代表着吉祥与尊贵。
  6. 人在温柔乡畔白云天:人们似乎在美好的梦境之中,身处于白云环绕的温柔乡里。
  7. 总是玉人看不了:美好却无法享受,暗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8. 烦恼,楞伽无语静炉烟:烦恼如同无言的静默,表现出对人生困扰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七宝幡”比作“红绶带”,增强了视觉效果与文化内涵。
  • 拟人:通过情感的寄托,使自然景象似乎也有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工整的对仗,使得语言更加优美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苦与乐,反映出诗人对情感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贝页:象征音乐与庄重的场合,代表灵性的启迪。
  • 月华:象征纯洁与美好,暗示内心的渴望。
  • 七宝幡:象征吉祥与尊贵,反映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烦恼:象征人生的困扰,反映出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法筵”指的是什么? A. 音乐会
    B. 佛教法会
    C. 盛宴

  2. “月华灯影照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 A. 皓月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

  3. 诗中表现出对人生什么的思考? A. 富贵荣华
    B. 无常与烦恼
    C. 名声地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以与同样以佛教哲理为主题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均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但风格上显得各有不同,李雯的诗更为细腻柔情,而白居易则更为直接和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雯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