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其一 饮蔡耐余圃》
时间: 2025-01-27 04:17: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 其一 饮蔡耐余圃》
作者: 程颂万 〔清代〕
莫倚春慵不看花。
花边能剩几人家。
前度持觞花腼腆。
重见。
玉兰丛碧上檐牙。
水阁半欹兵动后,
药栏贪看日西斜。
商略诗签兼酒券。
闻劝。
世途争避路三叉。
白话文翻译
不要因为春日懒惰而不去欣赏花朵。
花边能剩下几人家。
之前捧杯时花显得腼腆,
如今再见,
玉兰树丛翠绿覆盖着檐牙。
水阁微微倾斜,战事刚刚平息,
药栏处贪婪地看着西斜的阳光。
商议诗句签名和酒券。
听闻劝说,
世间纷争让人避开那条三叉路。
注释
- 莫倚春慵不看花:莫(不要),倚(依赖、倚靠),春慵(春天的懒惰)。意为不要因为春天的懒惰而不去观赏花朵。
- 前度持觞花腼腆:前度(之前),持觞(举杯),花腼腆(花显得害羞)。意指之前举杯时,花显得有些害羞。
- 玉兰丛碧上檐牙:玉兰(玉兰花),丛碧(翠绿的丛林),檐牙(屋檐)。描绘玉兰树在屋檐上的景象。
- 水阁半欹兵动后:水阁(临水的楼阁),半欹(微微倾斜),兵动后(战事刚刚结束)。意指水阁微微倾斜,暗示战后的宁静。
- 药栏贪看日西斜:药栏(药草的栏杆),贪看(日落的景象)。用药栏描述自然景象,表现对美好日落的向往。
- 商略诗签兼酒券:商略(商谈),诗签(诗的签名),酒券(饮酒的凭证)。暗示与友人共商诗酒之乐。
- 世途争避路三叉:世途(世间的道路),争避(争相避开)。意指在纷争中,世人避开三叉路口的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词创作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春日,表达人们对春景的向往与珍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局动荡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定风波 其一 饮蔡耐余圃》以春日的花景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欣赏。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春光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世事的感慨。诗中“莫倚春慵不看花”一句,直接点出主题,告诫人们不要因惰性而错失美好时光。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玉兰丛碧上檐牙”等形象生动的意象,营造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更深层的社会观察,“商略诗签兼酒券”可见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与情谊,而“世途争避路三叉”则折射出社会的复杂与纷争,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也引发了对人生成败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景的细腻描绘,交织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倚春慵不看花:强调春天的美好,不应因懒惰而错过。
- 花边能剩几人家:意指欣赏花的人并不多,暗示珍贵。
- 前度持觞花腼腆:回忆过去举杯时的情景,花似乎也感到害羞。
- 重见:重逢的惊喜。
- 玉兰丛碧上檐牙:描绘玉兰树的美丽景象。
- 水阁半欹兵动后:暗示战后宁静的环境。
- 药栏贪看日西斜:对日落美景的向往。
- 商略诗签兼酒券:朋友间的相聚与交流。
- 闻劝:听到劝说。
- 世途争避路三叉:反映社会纷争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兰丛碧上檐牙”是对美景的生动比喻。
- 拟人:花朵被赋予了“腼腆”的特性,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代表美好、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玉兰:象征高洁、优雅。
- 水阁:象征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
- 日西斜:寓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强调人们不应因何而错过春天的花?
- A. 懒惰
- B. 忙碌
- C. 寒冷
- D. 暴雨
-
“玉兰丛碧上檐牙”中的“檐牙”指什么?
- A. 屋顶
- B. 檐口
- C. 楼阁
- D. 花园
-
诗中提到的“世途争避路三叉”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生活的单一
- B. 社会的复杂
- C. 个人的选择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定风波》: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春晓》更侧重于描绘春天的宁静与安逸,而《定风波》则在欣赏春景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程颂万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