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淮阴侯钓台有感》

时间: 2025-02-04 15:26:13

当时国土总无双。

寂寂荒台卧夕阳。

逐鹿追猴真善斗。

奔走。

山河提取送刘郎。

不及野鸡烹国狗。

低首。

妇人谋定胜齐王。

生死皆由女子手。

谁咎。

悔教一饭重相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 淮阴侯钓台有感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当时国土总无双。
寂寂荒台卧夕阳。
逐鹿追猴真善斗。
奔走。
山河提取送刘郎。
不及野鸡烹国狗。
低首。
妇人谋定胜齐王。
生死皆由女子手。
谁咎。
悔教一饭重相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国家的独特和无双之处,荒凉的钓台上夕阳西下,景象静谧。诗人感叹人与自然的争斗,猎取野兽的过程如同争斗一般。山河的变迁送走了刘郎(刘邦),与其说不及那些被烹饪的野鸡和国狗,倒不如说是低下头来,女人却能主宰一切,胜过齐王。生死的抉择皆在女子的手中,谁能责怪?只后悔当初对一顿饭的重视。

注释

  • 无双:独一无二,没有第二。
  • 寂寂:形容安静、冷清的样子。
  • 逐鹿追猴:比喻争斗,猎取动物。
  • 刘郎:指刘邦,汉朝开国皇帝。
  • 野鸡:指普通的鸟类,象征着平凡。
  • 妇人:指女性,强调其在家庭和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 齐王:指齐国的统治者,象征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关心社会现实,反映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士人心怀国家前途,感慨历史变迁与女性地位的变化,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女性力量的肯定。

诗歌鉴赏

这首《定风波》通过描绘荒凉的钓台和夕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如“荒台”、“夕阳”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逐鹿追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人类在历史洪流中无奈的挣扎。诗的最后提到“妇人谋定胜齐王”,则是对女性地位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在历史舞台上,女性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昔日英豪的怀念,又有对当下社会的深思,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时国土总无双:描写了当时国家的独特之处,暗含对国家的自豪感。
  2. 寂寂荒台卧夕阳:用“寂寂”来形容钓台的冷清,夕阳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3. 逐鹿追猴真善斗:人与自然的争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猎取与被猎取的关系。
  4. 山河提取送刘郎:历史的变迁,刘邦的崛起象征着国家命运的重大转折。
  5. 不及野鸡烹国狗: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平凡的存在反而变得更加重要。
  6. 低首:表示谦卑或屈从,隐喻对现实的妥协。
  7. 妇人谋定胜齐王:女性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强调性别角色的反转。
  8. 生死皆由女子手:表明历史命运的掌控者不再是男性,颠覆传统观念。
  9. 谁咎:思考责任与归因,提出疑问,引导读者思考。
  10. 悔教一饭重相将:后悔于当初的轻率,隐含人生哲理,强调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逐鹿追猴比喻人类与自然的争斗,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夕阳、荒台等意象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女性地位的重新认识,展现出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历史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荒台:象征历史的沧桑与人的孤独。
  • 夕阳: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终结。
  • 逐鹿、追猴: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反映了生存的艰难。
  • 妇人:象征女性的力量与智慧,颠覆传统性别角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谁? A. 刘备
    B. 刘邦
    C. 刘翔

  2. 诗人通过“逐鹿追猴”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和谐
    B. 人与自然的争斗
    C. 动物的生活习性

  3. “生死皆由女子手”意味着什么? A. 男性主导历史
    B. 女性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C. 女性的无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比较董元恺的《定风波》和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历史的思考,但董元恺更为关注女性的地位与作用,而李白则是在豪放中表达对人生及时行乐的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