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路
作者: 谢廷柱 〔明代〕
倦客将投宿,村家已吠厖。
溪烟初隐屋,岩月半临窗。
举盏闻山鸟,凭栏看石淙。
此中有佳趣,诗兴浩难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疲惫的旅客即将投宿在一个村庄,村里已经有狗在吠叫。溪水的烟雾刚好遮住了房屋,山间的月光半照在窗前。举起酒杯听到山鸟的鸣叫,倚在栏杆上看着石头间的潺潺流水。在这样的环境中有着美好的趣味,然而诗兴却难以平静下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倦客:疲惫的旅客。
- 投宿:住宿,停留过夜。
- 吠厖:狗的叫声。
- 溪烟:溪流上升起的烟雾。
- 岩月:山间的月光。
- 举盏:举起酒杯。
- 闻山鸟:听到山中的鸟鸣。
- 凭栏:靠在栏杆上。
- 石淙:石头间流淌的水声。
- 佳趣:美好的趣味。
- 诗兴:写诗的情趣。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确的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常见于文人诗作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廷柱,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旅途中写成,表现了诗人在远行中的感受,体现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
诗歌鉴赏
《客路》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所见美景与感受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句“倦客将投宿,村家已吠厖”,开篇便展示了旅途的疲惫与归宿前的期待,村庄的犬吠声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接下来的“溪烟初隐屋,岩月半临窗”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构建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意境,山间的月光洒落,溪水烟雾缭绕,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境地。
“举盏闻山鸟,凭栏看石淙”,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举杯畅饮的同时,听着山间鸟鸣,观赏着流淌的溪水,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欣赏。最后一句“此中有佳趣,诗兴浩难降”则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美好景色中的诗兴难以平息,感受到的愉悦与创作的冲动。
整首诗通过对景的细致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充满了哲理和诗意,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倦客将投宿:疲惫的旅客即将要住宿。
- 村家已吠厖:村庄的狗已经开始吠叫,暗示夜晚的来临。
- 溪烟初隐屋:溪水的烟雾刚开始遮住房屋,描绘出朦胧的景象。
- 岩月半临窗:山间的月光半照在窗前,营造出静谧的夜晚氛围。
- 举盏闻山鸟:举起酒杯,听到了山中的鸟鸣。
- 凭栏看石淙:倚靠在栏杆上,看着石间流淌的水。
- 此中有佳趣:在这样的环境中有着美好的趣味。
- 诗兴浩难降:然而诗人的创作情绪却难以平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举盏闻山鸟,凭栏看石淙”,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溪烟”“岩月”“石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美好环境中产生的创作冲动,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倦客:象征旅途的疲惫与归属的渴望。
- 溪烟:代表自然的神秘与宁静。
- 岩月:象征夜晚的静谧与清幽。
- 山鸟: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石淙:象征流动的时间和生命的延续。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倦客”指的是: A. 年轻人
B. 旅途中的疲惫者
C. 村庄的主人
D. 渔夫 -
“岩月半临窗”中的“岩”指的是: A. 石头
B. 小溪
C. 村庄
D. 树木 -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 A. 对比
B. 描写
C. 叙述
D. 议论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更为深邃,带有哲理思考。
- 孟浩然的《春晓》则通过清晨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一份生机与活力,和《客路》中表现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山水田园诗的魅力》
这些参考资料将为深入理解古诗词提供更为丰富的背景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