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畿》

时间: 2025-01-26 02:03:44

微云高北塞,轻翠叠西山。

秋入烟霄路,风生虎豹关。

沧江人久卧,丹陛客初还。

故旧知谁在,冯唐鬓已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微云高北塞,轻翠叠西山。
秋入烟霄路,风生虎豹关。
沧江人久卧,丹陛客初还。
故旧知谁在,冯唐鬓已斑。

白话文翻译:

轻柔的云彩在北部的边塞高空飘浮,西山上的青翠层层叠叠。
秋天的气息渗入了烟霄的道路,风在虎豹关的地方轻轻吹动。
沧江边的人早已沉睡许久,而丹陛的客人刚刚归来。
故友旧知如今又有谁在?冯唐的鬓发已然斑白。

注释:

  • 微云:细小的云,形容轻柔的云彩。
  • 高北塞:指北方的边境地区,通常与战争或边防相关。
  • 轻翠:形容青色的山峦轻柔而层叠。
  • 烟霄:烟雾弥漫的天空,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虎豹关:古代关口的名称,可能与军事防御有关。
  • 沧江:指江河,象征远方和漂泊。
  • 丹陛:指朝廷或高位的客人,可能指官员。
  • 冯唐:典出《红楼梦》中冯唐易老,形容人到中年后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廷柱,明代诗人,生于万历年间,因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常展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运用意象丰富,善于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

创作背景:

《望京畿》创作于明代中后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边塞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望京畿》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北塞的微云和西山的青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空灵的氛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入秋天的描写,秋天的气息不仅渗透了大地,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中提到的“虎豹关”暗示着边境的险峻与战事的紧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而“沧江人久卧,丹陛客初还”则通过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作者感叹身边的人已然散去,剩下的只是对旧日情谊的追忆。同时,冯唐鬓已斑的意象,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云高北塞:描绘北方边塞的云彩,意象清新,展现了边塞的孤寂感。
  2. 轻翠叠西山:西山青翠相叠,画面优美,突显自然的层次感。
  3. 秋入烟霄路:秋天的气息进入天空,隐喻着时间的流逝。
  4. 风生虎豹关:风在关口吹动,暗示着边境的动荡与不安。
  5. 沧江人久卧: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6. 丹陛客初还:新归来的客人,象征着时间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7. 故旧知谁在:感叹旧友散去,增加了孤独感。
  8. 冯唐鬓已斑:自我反思,表达对衰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意象:将景物与情感结合,形成鲜明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飘渺,反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寓意稳重与坚韧,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代表着衰落与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
  • :象征着故乡与怀念,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虎豹关”主要象征: A. 自然美景
    B. 边境的险峻与动荡
    C. 人际关系
    D. 家乡的温暖

  2. “冯唐鬓已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年轻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衰老的无奈
    D. 对生命的赞美

  3. 诗中“轻翠叠西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夸张
    C. 对仗
    D. 隐喻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津》张继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侧重于宁静的生活感受。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谢廷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