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居杂诗十九首 其十五》

时间: 2025-01-27 04:05:45

槭槭秋林细雨时,天涯飘泊欲何之?

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居杂诗十九首 其十五 苏曼殊 〔清代〕 槭槭秋林细雨时,天涯飘泊欲何之?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树林在细雨中沙沙作响,我漂泊在天涯,不知该去往何方?空旷的山中,流水潺潺,却不见人迹,那美丽的女子在何处吟唱着哀怨的词句?

注释:

字词注释:

  • 槭槭:形容树叶摩擦的声音。
  • 秋林:秋天的树林。
  • 细雨:小雨。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飘泊:漂流不定,比喻生活不安定,四处流浪。
  • 欲何之:想要去哪里。
  • 空山:寂静的山。
  • 流水:流动的水。
  • 无人迹:没有人走过的地方。
  • 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这里代指美丽的女子。
  • 怨词:表达哀怨情感的词句。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清代诗人,字子瞻,号东坡,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曼殊《东居杂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五首,反映了诗人在秋雨中的孤独和漂泊感,以及对远方美丽女子的思念和哀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林细雨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孤独漂泊的旅人形象。首句“槭槭秋林细雨时”通过声音和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次句“天涯飘泊欲何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后两句“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则通过对比空山流水的寂静和美丽女子的哀怨,加深了诗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槭槭”和“细雨”描绘了秋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次句“天涯飘泊欲何之”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助,反映了漂泊生活的艰辛。
  • 第三句“空山流水无人迹”通过“空山”和“流水”的意象,加深了孤独感。
  • 末句“何处蛾眉有怨词”则通过“蛾眉”和“怨词”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思念和哀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蛾眉”比喻美丽的女子。
  • 拟人:“槭槭”形容树叶摩擦的声音,赋予了秋林以生命感。
  • 对仗:诗中“空山流水无人迹”与“何处蛾眉有怨词”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和思念。诗人通过秋林、细雨、空山、流水等意象,表达了自己漂泊生活中的孤独感,以及对远方美丽女子的深深思念和哀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林:象征着凄凉和孤独。
  • 细雨:增添了诗中的凄凉氛围。
  • 空山:象征着寂静和孤独。
  •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蛾眉:象征着美丽和哀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槭槭”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树叶摩擦声 C. 雨声
  2. “天涯飘泊欲何之”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愤怒
  3. “空山流水无人迹”中的“空山”象征着什么? A. 热闹 B. 寂静 C. 繁华
  4. “何处蛾眉有怨词”中的“蛾眉”代指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美丽的风景 C. 美丽的诗句

答案:1. B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哀怨。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苏曼殊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哀怨,但苏轼的诗更加直接和深情,而苏曼殊的诗则更加含蓄和凄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诗歌作品,是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 《清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清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苏曼殊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