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布作宽袍竹作冠,萧然万虑不相关。
数声横笛烟霄外,一个閒人天地间。
若遇急流须勇退,从教倦鸟不知还。
百年富贵君休羡,得似浮生半日閒。
白话文翻译
穿着用布做的宽袍,头戴用竹子做的冠帽,
心中无烦恼,闲适自得。
远处传来几声横笛,飘散在烟雾缭绕的天空之外,
我只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人,生活在天地间。
如果遇到急流险滩,记得要勇敢地退却,
就像那些疲惫的鸟儿,不知道该回到何处。
百年富贵,你也不要羡慕,
只想要像我这样,过半日的闲适生活。
注释
- 布作宽袍:形容穿着宽松的衣服,通常是为了舒适。
- 竹作冠:用竹子做的帽子,象征着隐士的生活方式。
- 萧然:形容心中清静,无忧无虑。
- 横笛:一种乐器,代表悠扬的音乐。
- 急流:比喻生活中的急难情况。
- 倦鸟:疲惫的鸟,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 富贵:指的是世俗的荣华富贵。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急流勇退”可以引申为古人对于处事态度的智慧,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知止”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描绘隐居生活,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华岳的诗风简练,常以清新脱俗的意象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山居》创作于华岳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正值宋代社会变迁,人们开始追求个人内心的自由与宁静,华岳的诗正是这一时代情绪的集中体现。
诗歌鉴赏
《山居》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开篇便以“布作宽袍竹作冠”展示了诗人简单的生活方式,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这种装束不仅是对物质的淡泊,也是对内心追求的真实写照。接下来的“萧然万虑不相关”,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闲适,生活中的繁杂与烦恼在此刻都被抛诸脑后。
诗中的“数声横笛烟霄外”,描绘了一个悠闲的氛围,似乎乐音随风飘荡,带来一丝灵动。诗人自称“一个閒人天地间”,更是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若遇急流须勇退,从教倦鸟不知还”,则传达了处世的智慧,强调了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态度和从容。
最后两句“百年富贵君休羡,得似浮生半日閒”则是整首诗的高潮,诗人以个人的体验反对世俗的荣华富贵,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布作宽袍竹作冠:描述诗人穿着的衣物,象征自然、朴素的生活。
- 萧然万虑不相关:表达心境的宁静,远离世俗烦恼。
- 数声横笛烟霄外:音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一个閒人天地间:自我定位,强调自己的闲适状态。
- 若遇急流须勇退:告诫人们在困境中要懂得适时退却。
- 从教倦鸟不知还:描绘倦怠之鸟的状态,象征人生的迷惘。
- 百年富贵君休羡:劝诫他人不要羡慕富贵。
- 得似浮生半日閒: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的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倦鸟”比喻人对生活的疲惫。
- 对仗:如“急流勇退”与“倦鸟不知还”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象征:宽袍竹冠象征隐士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的价值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反对世俗的追求,强调了个人生活的选择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宽袍:象征放松与自由。
- 竹冠:代表自然与朴素。
- 横笛:象征音乐的优雅与灵动。
- 急流:象征人生中的挑战与困难。
- 倦鸟:象征对生活的疲倦与迷失。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彰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布作宽袍竹作冠”意指什么?
- A. 诗人穿着华丽的衣服
- B. 诗人追求简朴的生活
- C. 诗人穿着旧衣服
-
诗人认为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急流?
- A. 勇敢面对
- B. 选择退却
- C. 不在乎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物质财富
- B. 享受闲适的生活
- C. 对抗困难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热爱。
- 《山中问答》王维: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哲思。
诗词对比
-
华岳《山居》 vs 陶渊明《饮酒》
- 两首诗都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华岳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陶渊明则更多体现自然的美。
-
王维《山中问答》 vs 华岳《山居》
- 王维的诗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华岳则更加偏重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选择。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包含多位古代诗人的作品与解析。
- 《宋代诗人研究》:对宋代诗人及其风格的深入研究。
- 《道家思想与文学》:探讨道家思想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