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缠道 泛太湖》
时间: 2025-01-23 20:17: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顷琉璃,著我扁舟一叶。
溯流光高歌击楫。
恍疑天上乘槎入。
破浪凭虚,稳泛鱼龙宅。
望苕霅烟迷,洞庭云黑。
任滔滔五湖南北。
听榜人遥起渔歌指,
风波处处,总付霜天笛。
白话文翻译:
在广袤如琉璃般的湖面上,我的扁舟如同一片叶子。顺着水流,我高歌着划桨,仿佛置身于天上,乘着神仙的木筏。破浪而行,稳稳地驶向鱼龙聚集的地方。远望苕溪,烟雾弥漫,洞庭湖上云层暗沉。任凭五湖四海的波涛汹涌。我听见远处的渔夫在唱着渔歌,指引着方向,而风浪起伏,所有的忧愁都交给那寒冷的天笛。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顷琉璃:形容湖面广阔如同琉璃般光洁。
- 扁舟:指小船。
- 溯流光:顺着水流,借助光线。
- 乘槎:古人传说中仙人乘坐的木筏。
- 鱼龙宅:意指鱼龙出没的地方。
- 苕霅:指苕溪,位于南方,有烟雾缭绕的特点。
- 榜人:指划船的人,通常是指渔夫。
典故解析:
- 乘槎:源于古代神话,常用来形容神仙的悠然自得。
- 鱼龙: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象征繁荣的水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18世纪,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锦缠道 泛太湖》创作于作者游览太湖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作品中融入了对水乡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赞美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太湖上的游历,展现了湖面壮阔的景象与内心的悠然自得。开篇“万顷琉璃”便勾勒出一幅辽阔的湖面,光洁如镜,让人心向往之。接着,诗人以“扁舟一叶”自喻,形象地展示出孤舟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与漂浮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溯流光高歌击楫”一句,展现了诗人高昂的情绪,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流露出一种豪情。诗中“恍疑天上乘槎入”的意象,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使得诗人的旅程充满了梦幻与幻想,仿佛自己在乘着仙人的船只,穿行于人间与天界之间。
而后“破浪凭虚,稳泛鱼龙宅”则展现了诗人勇敢而稳健的航行,象征着对生活的从容与掌控。最后几句将视线拉回现实,描绘了苕溪的烟雾和洞庭湖的阴沉,似乎暗示了生活的复杂与多变。整体来看,诗歌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敬畏,情感真挚且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顷琉璃,著我扁舟一叶。:
- 描绘湖面广阔而平静,诗人乘着小舟如同一片叶子,突显出环境的辽阔与自身的渺小。
-
溯流光高歌击楫。:
- 诗人顺着光辉的水流,激励自己高歌划桨,展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
-
恍疑天上乘槎入。:
- 表达一种恍惚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超脱于人世,进入了一个如同神仙般的境界。
-
破浪凭虚,稳泛鱼龙宅。:
- 形容破浪而行,稳定地驶向鱼龙聚集的地方,展现出一种自信与从容。
-
望苕霅烟迷,洞庭云黑。:
- 远望烟雾缭绕的苕溪与阴沉的洞庭湖,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复杂的自然景象。
-
任滔滔五湖南北。:
- 随意地面对五湖四海的波涛,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心态。
-
听榜人遥起渔歌指,:
- 听见远处渔夫的歌声,指引着方向,突显生活的朴实与自然。
-
风波处处,总付霜天笛。:
- 形容风浪四起,所有的忧愁与烦恼都交给那寒冷的天笛,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琉璃,形象生动。
- 拟人:将渔歌赋予情感,使自然充满生机。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太湖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琉璃:象征着纯净和广阔的自然。
- 扁舟:代表着诗人的孤独与自由。
- 鱼龙:象征着生命的活跃与繁荣。
- 烟迷:暗示着自然的神秘和复杂。
- 霜天笛:象征着孤独与冷清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顷琉璃”是指什么?
- A. 湖面广阔
- B. 天空晴朗
- C. 河水清澈
-
诗人乘坐的是什么?
- A. 大船
- B. 小舟
- C. 木筏
-
诗中提到的“榜人”指的是什么?
- A. 渔夫
- B. 船夫
- C. 旅人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董元恺与王维的山水诗风格相似,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董元恺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山水诗的历史与发展》
- 《董元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