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缠道 明霞洞东轩夕望》

时间: 2025-01-11 07:45:34

洞府明霞,婀娜蓬莱天半。

枕昆仑、冠山抗殿。

竹林散籍因风远。

海上云来,顷刻阴晴判。

凭危阑凝眸,烟峦云岘。

正黄昏、夕阳无限。

送去鸿、一桁空中没,满林风叶,散作鸦千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府明霞,婀娜蓬莱天半。
枕昆仑冠山抗殿。
竹林散籍因风远。
海上云来,顷刻阴晴判。
凭危阑凝眸,烟峦云岘。
正黄昏夕阳无限。
送去鸿一桁空中没,
满林风叶,散作鸦千点。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洞府里,霞光映照,宛如蓬莱仙境。
我依偎在昆仑山的殿堂上。
竹林中的书籍因风而飘散。
海上的云彩瞬息万变,阴晴不定。
我倚着高阑凝视远方,烟雾缭绕,云岘蜿蜒。
正是黄昏,夕阳的光辉无尽无止。
一只鸿雁飞走了,消失在空中,
满林的风叶,像千点乌鸦散落。

注释:

  • 明霞:明亮的霞光,通常指日出日落时的美丽景象。
  • 婀娜:形容姿态柔美,轻盈的样子。
  • 蓬莱: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好和长生。
  • 昆仑:古代神话中的神山,常作为仙境的象征。
  • 危阑:高处的栏杆,表示远眺的地方。
  • 鸿:指鸿雁,古人常用鸿雁象征离别或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渚(1866-1928),字仲恺,号天籁,近代诗人,擅长山水诗,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在其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昏时分,诗人身处明霞洞东轩,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结合了自然景物与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洞府的明霞开篇,展现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婀娜蓬莱”描绘出一种理想的境界,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昆仑山的壮丽与竹林的幽静,呈现出自然中和谐之美。海上云彩的变幻,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

“凭危阑凝眸”一句,表达了诗人此时此刻的思考与沉醉,站在高处,俯瞩大地,感受到自然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黄昏的夕阳无尽而美丽,象征着生活的丰富与多彩,然而“送去鸿一桁空中没”,又隐含着离别与思念,使得整首诗在美景之中融入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府明霞:描绘出一个明亮而美丽的洞府,暗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2. 婀娜蓬莱天半:将洞府比作蓬莱仙境,表达了美妙的自然景色。
  3. 枕昆仑冠山抗殿:显示出诗人依偎在高山之巅,寓意高远的志向。
  4. 竹林散籍因风远:风吹竹林,书籍散落,象征着一切都在变化。
  5. 海上云来,顷刻阴晴判:海上的云彩瞬息万变,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无常。
  6. 凭危阑凝眸,烟峦云岘:描写诗人遥望远方的状况,感受到自然的辽阔。
  7. 正黄昏夕阳无限:黄昏时分的夕阳,展现出美丽而深邃的意境。
  8. 送去鸿一桁空中没:鸿雁飞走,象征离别与思念,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9. 满林风叶,散作鸦千点:最后一句用叶子与乌鸦的意象,描绘出秋天的景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仙境,增强诗的美感。
  • 对仗:如“阴晴判”与“烟峦云岘”,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拟人:用“送去鸿”暗示情感的寄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美的外表下,隐含着对生命哲理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霞:象征美好的时光与希望。
  • 竹林:代表宁静与书卷气。
  • 海上云:变化无常,象征人生的不可预知。
  •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夕阳:象征美丽与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仑”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卉
    • B. 仙山
    • C. 一座城市
    • D. 一种动物
  2. 诗中的“明霞”象征了什么?

    • A. 黑暗
    • B. 美好
    • C. 失落
    • D. 疲惫
  3. 诗中“送去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喜
    • B. 离别
    • C. 安静
    • D. 疲惫

答案:

  1. B. 仙山
  2. B. 美好
  3. B.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黄公渚《锦缠道 明霞洞东轩夕望》王维《山居秋暝》的对比:两者均描绘自然美景,然而黄公渚更加强调人生的无常,而王维则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美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