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采桑子 其十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原文展示:
今朝吾弟悬弧日,四十匆匆。
谁荐扬雄,谒者监门孰与通。
耦耕毕竟家山好,山黛初浓。
杏靥才烘,迟汝风光一笑同。
白话文翻译:
今天我的弟弟在阳光下练习射箭,年过四十,时光匆匆。
是谁推荐扬雄,今天的谒者又有谁能与他交谈呢?
耕作之后,家乡的山水还是那么美好,山色刚刚浓郁起来。
杏花的脸庞刚刚绽放,愿你在这迟来的春光中一同欢笑。
注释:
- 悬弧日:指练习射箭的时节,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扬雄: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意指才华横溢的人。
- 耦耕:指双耕,形容勤劳耕作的情景。
- 山黛:指山的颜色,形容山的青翠。
- 杏靥:形容女子的面容,杏花般红润的脸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字梦阮,号松雪,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作者借弟弟练弓的场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歌鉴赏:
《采桑子 其十》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亲情、自然和时光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以弟弟练弓为引子,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时光飞逝,令人感叹。接着提到扬雄,暗示才华与机遇之间的关系,表达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后两句则转向家乡的美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词在忧愁中流露出对生活的希望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朝吾弟悬弧日,四十匆匆。:开头以弟弟练弓为引,感慨时光流逝。
- 谁荐扬雄,谒者监门孰与通。:提及扬雄,暗示人生际遇和交往的复杂。
- 耦耕毕竟家山好,山黛初浓。:描绘家乡的美好与宁静,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杏靥才烘,迟汝风光一笑同。:杏花盛开,愿与友人共享春光,展现温暖的人际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弟弟的箭术比作青春活力。
- 对仗:整首词在字句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杏花、山水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际遇的思考,以及对家乡、自然的深厚情感。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思索的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悬弧:象征青春与活力,代表了生活的积极向上。
- 扬雄:象征才华与机遇,反映人生中的竞争与选择。
- 杏靥:象征美丽与温柔,体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陈维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耦耕”指的是什么? A. 单独耕作
B. 双人合作耕作
C. 休耕
D. 机械耕作 -
“杏靥”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风景
B. 面容
C. 服饰
D. 书籍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相比,陈维崧的《采桑子 其十》更加内敛,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辛弃疾则展现了豪放与壮丽的气势。两者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