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桦烛烧残余香罢,枕簟凉生。多少心情。隔院砧声梦不成。那堪窗外三更雨,淅沥凄清。点滴分明。似问人间醉耶醒。
白话文翻译:
烛光已然熄灭,余香尚存,枕头和席子都透着一丝凉意。心中有多少情感难以释放,却因隔着院墙,听不到清脆的砧声,梦也无法成真。更何况窗外三更时分,细雨淅沥,凄清无比。雨声滴答分明,仿佛在问世间的人,是醉还是醒。
注释:
- 桦烛:用桦树制作的蜡烛,象征着夜晚的点亮与安宁。
- 余香:指烛光熄灭后剩余的香气,表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缠绵。
- 砧声:砧板敲打声,传统上与织布、缝衣等家庭劳动相关,象征着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忙碌。
- 三更:古代对夜间时辰的划分,指夜里11点至1点之间,通常是最为安静的时分。
- 淅沥:形容雨声细微而连绵,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启孮(1890-1952),字子华,号秋水,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金启孮的诗风深受唐诗影响,擅长抒情,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采桑子 其二》创作于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常在历史大背景中显得苍白无力。这首词反映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探寻,以及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采桑子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而清冷的夜晚,诗人在烛光熄灭后,独自一人感受到来自外界的雨声与内心的孤寂。诗中通过烛光、砧声、雨声等意象,构建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的开头以“桦烛烧残余香罢,枕簟凉生”引入,营造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情境,余香的存在仿佛在暗示着过往的情感与记忆。接着,诗人用“隔院砧声梦不成”来表达对生活琐事的思考,砧声是日常生活的象征,但在此时此刻,却显得如此遥远与无奈。
在“那堪窗外三更雨,淅沥凄清”中,窗外的雨声与内心的孤寂相呼应,细雨淅沥,仿佛在倾诉着诗人的心声。最后一句“似问人间醉耶醒”则引发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究竟是醉于梦幻还是清醒于现实,成为整首词的情感高潮。
整首词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与情感的渗透,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思考的深刻体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桦烛烧残余香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烛光熄灭后只留下淡淡的香气,暗示着孤独和回忆。
- 枕簟凉生:凉意袭来,显示出夜晚的寒冷与孤寂。
- 多少心情:感慨内心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表。
- 隔院砧声梦不成:隔着院子听到砧声,暗示生活的琐碎,却又无法触及,梦境难以实现。
- 那堪窗外三更雨:窗外的细雨在三更时分,增强了孤寂的感觉。
- 淅沥凄清:雨声细微而凄清,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
- 点滴分明:清晰的雨声仿佛在响亮地询问。
- 似问人间醉耶醒:引出对人生的思考,究竟是沉醉于梦境,还是清醒于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烛光与余香象征着记忆与情感的缠绵。
- 拟人:将雨声拟人化,仿佛在与人对话,增加情感深度。
- 对仗:如“醉耶醒”形成对比,突显主题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和内心情感的深思,借助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情感波动,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桦烛:象征夜晚和回忆。
- 凉生:代表孤独与清冷的感觉。
- 砧声:生活琐事的象征,但在此刻却显得遥远。
- 三更雨:夜晚的雨声,增添了诗的氛围。
- 醉醒:隐喻人生的选择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桦烛烧残余香罢,枕簟凉生。这里的“凉”指的是什么?
A. 温暖
B. 凉意
C. 愉快
D. 悲伤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砧声”象征了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日常生活的琐碎
C. 远方的思念
D. 心灵的宁静
答案: B -
“似问人间醉耶醒”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未来的期待
B. 人生的选择
C. 对爱情的怀念
D. 对友谊的渴望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对比,虽然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但金启孮的词更偏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细腻,而辛弃疾则展现了更为激昂的情感与对生活的豪情。通过这两首词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代诗词赏析》
- 《金启孮诗集》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