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夜宿峨嵋山九老洞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寺钟夜半频惊梦,
杜宇凄清。
愁不堪听。
那更泉流杂雨声。
无聊往事重回忆,
心绪潮腾。
莫负平生。
尘世劳劳我独醒。
白话文翻译:
夜半时分,寺院的钟声频繁地惊醒了我的梦,
杜宇(即杜鹃)在凄凉中鸣叫,
让我愁苦得不堪再听。
更有那泉水流淌与雨声混杂在一起。
无聊中往事重重回忆,
心潮起伏如潮水般翻涌。
不要辜负了平生,
在尘世喧嚣中我独自清醒。
注释:
字词注释:
- 寺钟:寺庙的钟,常用于报时。
- 杜宇:指杜鹃鸟,常被视为悲鸣的象征。
- 愁不堪听:愁苦得无法忍受再听。
- 泉流杂雨声:泉水流淌的声音与雨声混在一起。
- 往事:过去的事情,回忆往昔。
- 心绪潮腾:心情如潮水般起伏不定。
- 莫负平生:不要辜负一生的时光。
- 尘世劳劳:形容世俗生活的繁忙与劳累。
典故解析:
- 杜宇鸣叫:在古代诗词中,杜鹃常常与离愁相联系,象征着感伤的心情。
- 夜半钟声:古代寺庙的钟声在夜晚响起,常常用来象征孤独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其作品多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与反思,风格上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夜宿峨嵋山的九老洞,作者在自然的幽静中,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采桑子 夜宿峨嵋山九老洞》是一首表达内心孤独与对往事回忆的诗篇。诗中通过夜半寺钟、杜宇凄鸣、泉流杂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钟声的频繁响起,仿佛在打破夜的宁静,惊醒了梦中的人,映射出作者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杜宇的鸣叫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鸟声凄清,令人愁苦难忍,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与无奈。接着,泉水与雨声的交织,形成了自然的背景音,既是外在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波动的情绪。
“无聊往事重回忆,心绪潮腾”,这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对往事的思索与回忆,心情如潮水般翻腾。这种情感的表达,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一句“尘世劳劳我独醒”,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身在喧嚣的尘世,却只能独自清醒,令人深思。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深刻地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寺钟夜半频惊梦:描绘夜深时,寺庙的钟声打破宁静,惊醒了梦境,暗示内心的不安。
- 杜宇凄清:杜鹃鸟的鸣叫带着悲凉,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 愁不堪听:作者感到无法忍受这种愁苦的鸣叫,反映出内心的压抑。
- 那更泉流杂雨声:自然的声音交织,带来了一种混乱的感觉,象征着内心的波动。
- 无聊往事重回忆:在无聊中,作者重温往事,反映出对过往的思考与怀念。
- 心绪潮腾:心情如潮水般翻涌,表现出内心的激荡。
- 莫负平生:警示自己不要辜负生命中的每一刻,暗含对生命的珍惜。
- 尘世劳劳我独醒:在繁忙的尘世中,自己却只能独自清醒,凸显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绪潮腾”将心情比作潮水,生动形象。
- 拟人:杜宇的鸣叫被描述为凄清,赋予了鸟声以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孤独、对往事的思索以及对生命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忧伤而深刻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觉醒。
- 杜宇:象征悲伤与离愁,传递出孤独的情感。
- 泉流与雨声:自然的声音交融,反映内心的波动与思绪的交错。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成了外在的自然景观,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杜宇”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树
- D) 一种水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兴奋
-
“心绪潮腾”中的“潮腾”指的是什么?
- A) 水的涌动
- B) 心情的起伏
- C) 风的吹动
- D) 旋转的舞蹈
答案:
- B) 一种鸟
- B) 孤独
- B) 心情的起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孤独和思乡情怀的经典之作。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在夜晚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陈逸云的《采桑子》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孤独与思考,但前者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更强调对家庭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选集》
以上内容为《采桑子 夜宿峨嵋山九老洞》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