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莫笑刘郎老》
时间: 2025-01-11 14:32: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莫笑刘郎老
作者: 刘埙 〔宋代〕
莫笑刘郎老。老刘郎平生,不是山林怀抱。梦里风云翻海岳,觉后狂歌坠帽。叹几度荒鸡误晓。天际晴云开五色,纵今年意气犹年少。机事远,有时到。凯歌檄笔凭谁道。对村中一溪流水,半林斜照。赖有可人堪话旧,时共掀髯绝倒。也来问衮衣茸帽。聊且问天占百岁,看乾坤此事如何了。肠断处,春城草。
白话文翻译
不要嘲笑我老了。老刘郎我一生以来,并不是只追求那山林的闲适。梦中我曾在风云中翻腾,醒来后却只有狂歌作乐,连帽子都掉了。叹息几次被荒鸡误了清晨。天边的晴云展现出五彩斑斓,纵使今年的情怀依旧如年轻时。世事遥远,偶尔也会到来。凯歌和檄文又由谁来传达呢?面对村中那一条溪水,斜日照在半边林中。幸好有可人儿可以聊旧,时常一起掀髯大笑。也来问我那华贵的衣裳和茸茸的帽子。聊聊问天,算算我能活百岁,这天地的事情究竟如何呢?在最伤感的地方,春城的草木依旧。
注释
- 莫笑: 不要嘲笑。
- 刘郎: 指自己,刘埙的自称。
- 平生: 一生。
- 山林怀抱: 指山林的安逸生活。
- 梦里风云翻海岳: 形容激烈的梦境,梦中经历了风云变幻。
- 荒鸡误晓: 指鸡鸣误了清晨,暗喻时间的流逝。
- 凯歌檄笔: 指胜利的歌声和文书。
- 衮衣茸帽: 形容华丽的衣服和帽子。
- 春城草: 春天的草木,可能是指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埙(约1080-1120年),字士元,号元白,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清新流畅,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刘埙的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相较于其他词人如李清照、苏轼,其知名度稍逊。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刘埙晚年,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年轻时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接受,展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贺新郎·莫笑刘郎老》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和情感的词作,诗人以自谦的口吻开篇,劝人不要嘲笑自己年老,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接受。刘埙在词中通过“梦里风云翻海岳”的夸张手法,描绘了他曾经的壮志和豪情,然而现实中却是“觉后狂歌坠帽”,让人感受到一种人生的无奈与幽默。对比年轻时的激情与现在的平淡,诗人用“荒鸡误晓”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慨,仿佛在提醒自己和读者珍惜当下。
接下来的画面描写,如“天际晴云开五色”,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受。即使年岁渐长,内心的激情依然存在,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词中提到的“溪流水”和“半林斜照”,更是渗透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情怀。在与友人共话旧时光的场景中,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事的怀念。
整首词在结构上有层次感,先是自我反思,接着描绘自然景象,再到友情的温暖,最后以对未来的思考收尾,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丰富的情感。刘埙通过这首词,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笑刘郎老: 开头直接与读者对话,表明自己已老,不希望被嘲笑。
- 老刘郎平生,不是山林怀抱: 提出自己一生并非只追求安逸的生活,而有过激情与追求。
- 梦里风云翻海岳: 通过梦境描绘自己的壮志,体现出内心的渴望。
- 觉后狂歌坠帽: 醒来后却只能用歌声来寄托情感,形象生动。
- 叹几度荒鸡误晓: 感叹时间的无情,暗示人生的短暂。
- 天际晴云开五色: 透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愉悦。
- 纵今年意气犹年少: 虽然年纪大了,但内心的激情依然年轻。
- 机事远,有时到: 机遇虽然遥远,但有时也会来临。
- 凯歌檄笔凭谁道: 反思胜利与成就,感到无奈。
- 对村中一溪流水,半林斜照: 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宁静的氛围。
- 赖有可人堪话旧: 友人可以谈旧事,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 聊且问天占百岁: 对未来的思考,渴望长寿。
- 肠断处,春城草: 结尾用春草暗示生机与希望,蕴含了一种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 “梦里风云翻海岳”生动地比喻了内心的壮志。
- 拟人: “荒鸡误晓”使鸡鸣仿佛有了情感。
- 对仗: 词句间有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风云: 象征人生的波折与壮志。
- 溪水: 代表宁静与平和的生活。
- 阳光: 象征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 春草: 传递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刘郎是指谁?
- A. 刘埙
- B. 刘郎的朋友
- C. 一个虚构的人物
-
“荒鸡误晓”中“荒鸡”指的是什么?
- A. 鸡鸣
- B. 一种鸟
- C. 不重要的事物
-
诗中提到的“天占百岁”表达了什么?
- A. 对长寿的期待
- B. 对财富的渴望
-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表现了对青春与理想的追求,而刘埙的《贺新郎》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激昂,后者则温和而深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