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何运判德献移闽宪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3:09:48

薄技工奚取,知音一已多。

从公日几许,去我意如何。

梦里闽山月,吟边楚水波。

门阑万珠履,更试岁寒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技工奚取,知音一已多。
从公日几许,去我意如何。
梦里闽山月,吟边楚水波。
门阑万珠履,更试岁寒柯。

白话文翻译:

我这微薄的技艺有什么可取之处,知音之人已经很多。
从你那里得知的日子有多少,离开我的心意又如何?
梦中见到闽山的月光,吟唱时听到楚水的波涛。
门前的台阶上满是珠履,我更想试试岁寒的枝柯。

注释:

  • 薄技工:形容自己的技艺薄弱。
  • 知音:能理解自己的人,指知音难觅。
  • 从公:指代对方,可能是朋友或知己。
  • 意如何:问对方的意图如何。
  • 闽山月:指福建的山和山上的月亮,象征故乡的思念。
  • 楚水波:指楚地的水波,代表思乡的情绪。
  • 门阑:门前的栏杆。
  • 万珠履:形容许多珠宝般的鞋子,意指华丽的生活。
  • 岁寒柯:比喻在寒冷的岁月中,保持坚韧的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善于写诗、词、文,尤其以诗名扬。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杨万里因政务原因被贬到福建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一种期盼和不舍之情。诗中反映出他对自身才华的自谦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此诗展现了杨万里深厚的诗人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头两句以自谦的语气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人以“薄技工奚取”自谦,认为自己的才华微薄,不能与众多优秀的知音相比;而“知音一已多”则显示了他对友谊的珍视,期待有知音能理解他内心的情感。

中间的两句“梦里闽山月,吟边楚水波”则以梦境描绘了故乡的美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月亮和水波成为了思乡的象征,极富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门阑万珠履,更试岁寒柯”则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周围有万千的繁华,但他更愿意在岁寒的时刻,去试探那些坚韧的事物,如同岁寒松柏,表明了诗人对内心品质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薄技工奚取:自谦自己的才能微薄,意在表达对自我的怀疑。
    • 知音一已多:虽有许多理解自己的人,但仍感孤独。
    • 从公日几许:询问对方的近况,暗含思念之情。
    • 去我意如何:关心对方的想法,表现出对朋友的在乎。
    • 梦里闽山月:梦境中出现的故乡月亮,表达思乡情怀。
    • 吟边楚水波:吟咏时的水声,增添了乡愁的氛围。
    • 门阑万珠履:形容繁华的景象,反衬内心的孤独。
    • 更试岁寒柯:在寒冷的岁月中,追求内心的坚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我的反思。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意象分析:

  • :象征思乡与孤独,代表着对故乡的怀念。
  • 水波:象征流动的时间和对往昔的追忆。
  • 珠履:代表繁华的生活,反衬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 :象征坚韧与不屈,展现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技工”的意思是: A. 技艺出众
    B. 技艺微薄
    C. 技艺高超
    D. 技艺不凡

  2. “梦里闽山月”中的“闽”是指哪个地方? A. 浙江
    B. 福建
    C. 广东
    D. 江西

  3. 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友谊的珍视与思乡情怀
    C. 政治理想的追求
    D. 个人成就的展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李白《静夜思》:以月亮为意象,描绘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寄别何运判德献移闽宪二首 其二》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虽题材不同,但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王维以简练的笔触描绘自然,杨万里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加深了诗的意蕴。双方都体现了古代诗歌中对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杨万里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