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日折梅二首》

时间: 2025-01-27 04:22:07

也知春向岁前回,不道春前早有梅。

折得数枝捻归去,蜂儿一路趁人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一月十九日折梅二首》 作者:杨万里

也知春向岁前回,不道春前早有梅。折得数枝捻归去,蜂儿一路趁人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他知道春天即将到来,却没想到在春天之前就能见到梅花。诗人折了一些梅花捻回家,发现蜜蜂也随着他一路飞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也知:也知道。
  • 春向岁前回:春天总是在岁末之前回归。
  • 不道:不知道。
  • 早有梅:早已开了梅花。
  • 折得数枝:折了几枝梅花。
  • 捻归去:捻着梅花回家。
  • 蜂儿:蜜蜂。
  • 一路趁人来:一路跟随在他身边。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常与春天相联系。诗中提到的蜜蜂也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注生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劳动者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早春时节,诗人通过折梅花的行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观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十一月十九日折梅二首》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通过梅花的意象,寄托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感悟。开头两句“也知春向岁前回,不道春前早有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惊喜。他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却在不经意间发现梅花已经悄然绽放,表现出一种自然的惊喜和对生命力量的感叹。

接下来的“折得数枝捻归去,蜂儿一路趁人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互动的场景。折梅的动作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是对春天到来的庆祝。蜜蜂的出现,既是自然界生机的象征,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开来。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也知春向岁前回:诗人意识到春天将会在岁末之前到来,显示出他对季节变换的敏感。
  2. 不道春前早有梅:却不知道春天来临之前,梅花已经悄然开放,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惊讶。
  3. 折得数枝捻归去:诗人折了一些梅花,准备带回家,体现了他对美的欣赏与珍藏。
  4. 蜂儿一路趁人来:蜜蜂在他身边飞舞,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梅花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暗示着生命的复苏。
  • 拟人:蜜蜂似乎在追随诗人,赋予了自然生命的活泼感。
  • 对仗:前后两句呈现出自然与人的互动,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与蜜蜂,表达了春天即将来临的喜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诗人在简单的折梅动作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常与春天相联系。
  • 蜜蜂: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明自然的繁荣。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梅花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象征,代表着高洁和坚韧。蜜蜂则象征着勤劳和生机,二者共同构成了春天的意象,传递了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什么? A. 坚韧与高洁
    B. 忧伤与离别
    C. 热情与奔放
    D. 安静与孤独

  2. 诗中的蜜蜂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冬天的结束
    B. 象征春天的生机
    C. 代表秋天的萧瑟
    D. 象征生命的凋零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和惊喜
    B. 漠不关心
    C. 失望和沮丧
    D. 怀疑和冷漠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梅花》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万里的《十一月十九日折梅二首》与陆游的《梅花》进行对比。两首诗都以梅花作为主题,但杨万里更注重春天的来临与自然的生机,而陆游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诗词选》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杨万里《十一月十九日折梅二首》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