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汉宫传烛图》

时间: 2025-01-22 17:07:38

胜事留芳迹,春光在玉笺。

燧从司烜改,烛自汉宫传。

列炬擎金跋,繁星照锦鞯。

火才三日禁,炎却五侯先。

纵目恩辉满,披图帝泽偏。

何时嘘冷烬,亦向此中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胜事留芳迹,春光在玉笺。
燧从司烜改,烛自汉宫传。
列炬擎金跋,繁星照锦鞯。
火才三日禁,炎却五侯先。
纵目恩辉满,披图帝泽偏。
何时嘘冷烬,亦向此中然。

白话文翻译:

美好的事情留下了芳香的痕迹,春天的光辉映照在玉色的纸笺上。
火种从“司烜”那里变更而来,蜡烛则是从汉宫传承而来的。
高举的火炬像金色的跋扈,繁星的光辉照耀着华丽的鞍具。
火焰的禁令仅有三天,而炎热却早于五位侯爵。
远远望去,恩泽的辉光满溢,披开图画则是帝王的恩泽特有。
什么时候才能轻轻吹熄余烬,也能在这里重新燃起呢?

注释:

  • 胜事:美好的事情,形容某种荣光或盛事。
  • 玉笺:指一种高档的纸,唐代常用来书写诗文。
  • 燧从司烜改:燧(火种)由“司烜”改制而来,司烜是古代掌管火的官职。
  • 汉宫:指汉代宫廷,意思是蜡烛的技术源于汉代。
  • 列炬:指排成行的火炬,擎(举起)。
  • 金跋:金色的装饰,形容火炬的华丽。
  • 繁星:比喻星光璀璨,映照着华丽的物品。
  • 五侯:古代五个重要的封侯,象征权贵。
  • 恩辉:恩泽的光辉,体现帝王的恩惠。
  • 嘘冷烬:轻轻吹灭余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萱,明代著名画家、诗人,擅长山水和花鸟画,其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腻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繁荣之际,诗人通过对烛光的描绘,表达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汉宫传烛图》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蜡烛的描绘,展示了古代宫廷的繁华与美好,烛光不仅是照亮空间的工具,更象征着温暖和希望。诗人在开篇即以“胜事”引入,暗示着对美好记忆的追溯,接着用“春光在玉笺”,将时间与空间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提到的“司烜”和“汉宫”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古代的文明和火的传承,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末尾的“何时嘘冷烬”,则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与对温暖的追寻,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胜事留芳迹:美好事件留下芳香的印记,暗示历史的辉煌。
    2. 春光在玉笺:春天的光辉美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3. 燧从司烜改:火种的演变,象征着知识与技术的进步。
    4. 烛自汉宫传:蜡烛传承历史的象征,显示了文化的延续。
    5. 列炬擎金跋:描绘火炬的华丽,体现了古代的奢华与繁盛。
    6. 繁星照锦鞯:星光映照华丽的鞍具,象征着权贵的生活。
    7. 火才三日禁:火焰的禁令短暂,暗示盛世的短暂。
    8. 炎却五侯先:炎热早于权贵,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9. 纵目恩辉满:远看恩泽满溢,体现帝王的恩惠。
    10. 披图帝泽偏:揭开图画显示帝王的特殊恩泽。
    11. 何时嘘冷烬:渴望能轻轻吹熄余烬,象征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蜡烛比作温暖与希望的象征。
    2.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拟人:赋予火焰以人性化的特征,表达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以及对温暖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烛光:象征着温暖、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 春光:代表生机与活力,传达出美好的生活愿景。
  • 繁星:象征着富贵与荣耀,反映社会的顶层生活。
  • 帝泽:显示帝王的恩惠与权势,反映历史的权力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可以用来形容美好的事情?

    • A. 难事
    • B. 背影
    • C. 胜事
    • D. 迷雾
  2. “春光在玉笺”中,“玉笺”用来指什么?

    • A. 纸
    • B. 墨
    • C. 墙
    • D. 硬币
  3. 诗中提到的“司烜”代表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掌管火的官职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食物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题汉宫传烛图》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侧重于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后者更注重自然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角度和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研究》
  • 《李白与杜甫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