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美人胸》
时间: 2025-05-21 02:04:31意思解释
沁园春 美人胸
原文展示:
袿领低分,襦襟松解,芗泽微微。
有阿婆怜重,麝檀幼啖,郎君情泥,辅体交靡。
文扣都弛,红纱不隔,贴向人怀选梦宜。
相思结,问贮来多少,中款无疑。
仙娥宝袜尤奇。试束与欢身疾顿离。
况酥融脂凝,寒堪暖手,花嬉玉乐,席号香肌。
菽乳微扪,蕙心同捧,玉燕曾教梦里携。
莲花带,偶赤珠夜系,争讶朝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的轻盈身姿与内心情感。美人穿着袿领的衣裳,衣襟松松垮垮,显得娇柔而妩媚。她所处的环境芳香四溢,令人怜爱。诗中提到的“阿婆”可能是指长辈对年轻女子的关爱,而“麝檀幼啖”则暗示着她的气质如同香料般令人陶醉。郎君的情愫在这里交织,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接下来,诗中表达了心中对爱的思念,情感的寄托无疑是深沉的。最后,诗人描绘了美人细腻的肌肤和温暖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温馨的氛围。
注释:
- 袿领:一种古代女性的衣领,低垂的设计显得柔美。
- 襦襟:指上衣的衣襟,松解意味着轻盈自在。
- 芗泽:香草的味道,象征着芬芳的环境。
- 阿婆:长辈,代表对年轻人的关心与呵护。
- 麝檀:香料的一种,寓意美人的芬芳气质。
- 郎君情泥:指郎君对爱人的深情厚谊。
- 相思结:思念的情感如结一般缠绕心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世祥,清代诗人,生活在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代,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表现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在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崇尚与对爱情的向往。诗人在描绘美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体悟。
诗歌鉴赏:
《沁园春 美人胸》是陈世祥在清代创作的一首婉约诗。诗中通过对美人细腻外貌的描绘,展现了她的温柔与含蓄的情感。全诗充满了感性的细节描写,词句间流露出一种温暖和亲昵的氛围。袿领和松解的襦襟描绘了美人的轻盈气质,仿佛她的每一次轻盈动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美人形象。
诗中反复提及的“情泥”“相思结”更是将情感的深刻性与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思念化为一种可触摸的情感,令人动容。整体来看,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增添了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袿领低分,襦襟松解:形象地描绘了美人的服饰,展现她的轻盈。
- 芗泽微微:暗指环境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有阿婆怜重:表达了长辈对美人的关爱。
- 麝檀幼啖,郎君情泥:描绘美人的气质与情感的交织。
- 文扣都弛,红纱不隔:强调亲密感,情感无阻隔。
- 相思结,问贮来多少:思念的深厚与持久。
- 中款无疑:对情感的坚定与自信。
- 仙娥宝袜尤奇:描绘美人的细腻与独特。
- 试束与欢身疾顿离:暗示爱情的急切与短暂。
- 况酥融脂凝,寒堪暖手:温暖的比喻,形象化爱情的甜蜜。
- 花嬉玉乐,席号香肌:幸福的氛围,结合自然与人。
- 菽乳微扪,蕙心同捧:细腻的触感与亲密感。
- 玉燕曾教梦里携:梦境中的爱恋,渗透着美好的期许。
- 莲花带,偶赤珠夜系:描绘美人的装饰与光辉。
- 争讶朝晖:比喻爱情的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情泥”,将情感形象化。
- 对仗:全诗用语对称,增强韵律感。
- 拟人:如“花嬉玉乐”,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美人为中心,探讨了爱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美人:象征爱与美。
- 袿领、襦襟:代表女性温柔的外貌。
- 香气:象征心灵的芬芳与纯净。
- 相思:表现情感的深刻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阿婆”指的是: A. 年轻女子
B. 长辈
C. 同龄人
D. 朋友 -
“郎君情泥”中“情泥”指的是: A. 浪漫
B. 深情
C. 友情
D. 思念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虞美人》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 《虞美人》:同样表达对美人和情感的赞美,但在意境上更为忧伤。
- 《木兰花》:描绘女性的美丽与坚韧,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