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道一师兰若宿》

时间: 2024-09-19 21:40:24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

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

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

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

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

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

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

意思解释

投道一师兰若宿

原文展示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
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
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
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
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
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
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

白话文翻译

一位高僧栖息在太白山顶,常常有云雾缭绕。
他的教义流传于四面八方,花雨则在这一峰独自飘落。
他的踪迹因无心而隐秘,名声则因教导而流传。
鸟儿远道而来,诉说着法音,客人离去后更显安静的禅意。
白天走过松树的路,晚上投宿在兰若的边缘。
洞房隐匿于深竹之中,清夜听到远处的泉水声。
这片云霞之地,如今成了我梦中的床前。
这岂止是短暂的留宿,我将为此奉献一生。

注释

  • 兰若:指寺庙,通常是隐居的地方。
  • 无心隐:无心的人隐藏自己的踪迹。
  • 安禅:安静地修禅,强调内心的平和。
  • 云霞里:指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往往结合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投道一师兰若宿》创作于王维晚年,正值他在山水田园中隐居的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高僧的敬仰,以及对自然和修道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维的《投道一师兰若宿》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自然美的诗作。诗的开头以“高顶出风烟”描绘出高僧栖息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印象。这种环境不仅是自然的体现,更是精神的象征。接着,诗中提到“梵流诸壑遍”,这句描写了高僧的教义如流水般流传,体现了佛教思想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在诗的中间部分,王维通过“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揭示了高僧的影响力和修道的内在安宁,体现了他对心灵宁静的追求。最后两句“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向往,仿佛把这种安详的生活视为理想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佛教思想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表达了王维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公栖太白:描绘高僧的栖息地,强调其高洁和超然。
  2. 高顶出风烟:展现出高山的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3. 梵流诸壑遍:高僧的教义如梵音般流传,表示其影响力。
  4. 花雨一峰偏:在众多的美景中,独有这一峰的花雨,暗示高僧的独特。
  5. 迹为无心隐:高僧的踪迹因其无心而隐秘,体现其淡泊名利。
  6. 名因立教传:因其教导而名声传播,强调其教义的价值。
  7. 鸟来远语法:鸟儿远道而来传递法音,象征着修行的传播。
  8. 客去更安禅:客人离去后,环境更显宁静,传达出禅意。
  9. 昼涉松路尽:白天走过松树小路,描绘出行旅的景象。
  10. 暮投兰若边:晚上投宿于寺庙,表示归属感。
  11. 洞房隐深竹:洞房隐匿于竹林,描绘出幽静的环境。
  12. 清夜闻遥泉:夜晚听到远处的泉水声,传达出宁静的氛围。
  13. 向是云霞里:这片云霞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14. 今成枕席前:如今成为我梦中的床前,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15. 岂唯暂留宿:不仅仅是短暂的停留,暗示着更深的追求。
  16. 服事将穷年:愿意奉献一生来服务,展现出诗人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霞里”,将自然美景与理想生活联系在一起。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如“鸟来远语法”,赋予鸟类传递法音的能力,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的描绘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静谧生活和修道思想的向往,体现了王维在繁华社会中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太白:象征高洁和超然,代表了理想的境地。
  • 兰若:象征着寺庙和修道的场所,体现了内心的安宁。
  • 云霞:象征着美好的自然与理想生活的结合,传达出诗人的心灵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僧栖息在哪里?

    • A. 太白山
    • B. 兰若
    • C. 深竹
    • D. 松路
  2. “梵流诸壑遍”意指什么?

    • A. 高僧的踪迹
    • B. 高僧的教义流传广泛
    • C. 自然的流水
    • D. 远处的鸟鸣
  3. 诗中“岂唯暂留宿”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对短暂生活的无奈
    • B. 诗人对长久奉献的决心
    • C. 诗人对旅途的厌倦
    • D. 诗人对高僧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头》
  • 孟浩然《春晓》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与孟浩然的诗作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强调佛教思想与内心的宁静,而孟浩然则更多地描绘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