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其三 题田苕溪止园课子图,名维翰,巴县人,前将军署秘书》
时间: 2025-01-26 03:00:59意思解释
摸鱼儿 其三 题田苕溪止园课子图
作者: 李炳灵 〔清代〕
原文展示
赋归来犹存松菊,一幅渊明别墅。
儿时况味堪同领,指点夜灯红处。
朝复暮。听雏凤声清,不觉老怀慰。
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
此外复可慕。披图顾。仿佛吾家衡宇,
负了一楼烟雨。山容水态当门好,
自得林泉幽趣。侬也误。
尚破帽残衫频年困羁旅。
栖栖何苦。忆负床童孙,
教诲无能,虚把春光度。
白话文翻译
回到故乡的我,仍然能感受到松菊的芳香,仿佛看到了一幅陶渊明的别墅图。
童年的滋味如今还历历在目,指点夜灯下的红光。
朝朝暮暮,听着小鸟清脆的鸣叫,不知不觉中让我感到安慰。
读书有子,但窗明几净,温暖的茶香四溢,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值得向往的呢?披开图画细看,仿佛看到我的家在烟雨中隐现。
山的形状和水的景色在门前恰到好处,
让我心中涌起隐逸的乐趣。可我却误了时光,
仍然穿着破旧的帽子和衣衫,被困在羁旅之中。
这样的栖息何必如此辛苦?回想起童年的乐趣,
无能教导,只是虚度了春光。
注释
- 渊明: 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雏凤: 小凤凰,象征着年轻的生命或美好的声音。
- 烟雨: 指朦胧的雨雾,常用来形容诗意的环境。
- 衡宇: 指家中的居所。
典故解析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的“渊明别墅”正是对其生活理想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炳灵,清代诗人,巴县人,曾任前将军署秘书,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受隐逸文化影响,情感真挚而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炳灵晚年,回顾自己的人生与理想,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乡愁与生活的哲思。作者通过对松菊、夜灯、雏凤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透出了一种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这一句传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满足感与安宁,虽然外在的困扰依然存在,但内心的宁静让人倍感温暖。诗人借助“披图顾”而引发的思考,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中有诸多不如意,但心中那份宁静与美好依然存在。
最后的“忆负床童孙,教诲无能,虚把春光度”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自责,反映出一种对家世和传承的思考。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意味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赋归来犹存松菊:回到故乡,依然能感受到松菊的芳香,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 一幅渊明别墅:想象中的陶渊明的别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儿时况味堪同领:童年时光的味道依然记忆犹新。
- 指点夜灯红处:夜晚的灯光让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 朝复暮:日复一日,时光流逝。
- 听雏凤声清:听见小鸟的清鸣,内心感到慰籍。
- 不觉老怀慰:不知不觉中,心中感到慰藉。
- 读书有子:有书可读,有子可教。
- 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家庭生活的宁静与香茶的温暖。
- 此外复可慕: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值得向往的呢?
- 披图顾:打开图画,细细品味。
- 仿佛吾家衡宇:似乎看见自己的家,感受到归属。
- 负了一楼烟雨:家在烟雨中显得朦胧而美丽。
- 山容水态当门好:山水相映,家门前的景色宜人。
- 自得林泉幽趣:自得其乐,在林泉之间享受幽静。
- 侬也误:自己也误入了时光的流逝。
- 尚破帽残衫频年困羁旅:穿着破旧的衣物,困于旅途之中。
- 栖栖何苦:这样的栖息何必如此艰辛?
- 忆负床童孙:回忆起童年时光的乐趣。
- 教诲无能,虚把春光度:无能教导孩子,只能虚度光阴。
修辞手法:
- 比喻: “一幅渊明别墅”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拟人: “听雏凤声清”赋予鸟类以人类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感慨,充满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菊: 象征着自然的朴素与恬静。
- 雏凤: 代表着青春与希望。
- 烟雨: 传达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生活情境。
- 林泉: 象征着隐逸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陶渊明
- C. 李白
-
填空题: “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_____”。
-
判断题: 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对/错)
答案:
- B
- 此外复可慕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 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李炳灵的作品更为个人化,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李炳灵全集》
- 《陶渊明与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