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十五首 其六》
时间: 2025-01-11 11:00: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想绮窗琴边书畔,离怀一样相忆。
添得缄楼几多话,目断江天无极。
扪胸臆既相识,如斯不若休相识。
亲围难即,但计算征途,丁宁母弟,前路慎眠食。
留不住,惭愧石尤无力,去帆千片如织。
秋江正可迟迟去,争奈铜镇催逼。
缁尘域欢钗佩,衣冠知己都难得。
老天催抑,教比客来南,南人往北,又不插双翼。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窗边、琴旁和书桌旁,我总是怀念着离别的情景。
在密封的楼阁中,我们有多少话想要交流,却只能望着无尽的江天,心中惆怅。
想要彼此倾诉心声,但既然彼此已经相识,又何必继续相识呢?
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计算着前行的路,叮嘱母亲和兄弟,路途上要小心饮食和休息。
我无法留住这份情感,感到愧疚的我无力挽留,离去的船帆如织般纷纷扬扬。
此时正是秋江,正好可以慢慢前行,然而却又被铜镇催促。
在尘世中,欢愉的钗佩、衣冠知己都难以得见。
老天在催促着我,仿佛让我像客人一样南来北往,却又没有双翼可飞翔。
注释
- 绮窗:华丽的窗户,象征着美好的环境。
- 缄楼:指封闭的楼阁,象征隔离和思念。
- 铜镇:指急促的命运或环境的压力。
- 缁尘域:指世俗的纷扰和尘世的喧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铨(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文学修养深厚,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他的诗风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事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离别之际,诗人借助个人情感反映出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考与感受。
诗歌鉴赏
《摸鱼儿十五首 其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无奈。诗中充满了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在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环境——绮窗、琴边和书畔,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写,也是情感寄托的象征。离愁别绪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诗人用“离怀一样相忆”表达了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提到“亲围难即”,表现出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痛苦,叮嘱母弟,似乎在为未来的旅途做着安排,流露出对亲情的关切与不舍。诗中的“去帆千片如织”形象生动,展现了离去的场景,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纷繁。
最后,诗人在“老天催抑”中感慨命运的无常,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自由的心情。整首诗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想绮窗琴边书畔,离怀一样相忆。
- 诗人怀念过去在美丽环境中的时光,带着离别的情感。
-
添得缄楼几多话,目断江天无极。
- 诗人感慨,虽然有许多心事想倾诉,但只能无尽地望着远方。
-
扪胸臆既相识,如斯不若休相识。
- 既然已经相识,不如就此不再相识,表达了对痛苦的无奈。
-
亲围难即,但计算征途,丁宁母弟,前路慎眠食。
- 亲情的凝聚与离别的无奈,叮嘱家人,展现出责任感。
-
留不住,惭愧石尤无力,去帆千片如织。
- 对于无能为力的惋惜,离去的船帆如同纷飞的思绪。
-
秋江正可迟迟去,争奈铜镇催逼。
- 描述了秋江的优美,但又被现实的压力所迫。
-
缁尘域欢钗佩,衣冠知己都难得。
- 世俗的繁华与知己的难得,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
老天催抑,教比客来南,南人往北,又不插双翼。
- 对命运的感慨,似乎人们都在漂泊,却无翼可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与旅途比作船帆,形象生动。
- 对仗:如“离怀一样相忆”与“去帆千片如织”,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老天描绘成催促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愁与思念,展示了在离别时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绮窗:象征美好的环境与回忆。
- 秋江:代表流逝的时间与无法停留的美好。
- 铜镇:象征现实的压力与命运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绮窗”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回忆
C. 人生的无奈 -
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 A. 欢喜
B. 无奈与惆怅
C. 轻松 -
“去帆千片如织”中的“帆”指代什么? A. 船只
B. 思绪与情感
C. 离别的场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蒋士铨的诗更加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离别的无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