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范镜秋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2:58:31

料得南游客,于今欲白头。

好为将母计,莫惜折腰愁。

远道偏多雨,怀人畏及秋。

那知故乡客,十月未披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怀范镜秋 其二
作者: 曹元询 〔清代〕

料得南游客,于今欲白头。
好为将母计,莫惜折腰愁。
远道偏多雨,怀人畏及秋。
那知故乡客,十月未披裘。

白话文翻译:

我想南方的旅人,如今已想要白发苍苍。
为了照顾母亲,我不惜屈膝承受忧愁。
远道而行偏偏多雨,我怀念的人在秋天让我心生恐惧。
哪知道故乡的客人,十月里还没有披上皮衣。

注释:

  • 南游客:指的是来自南方的旅人。
  • 白头:形容年老或年岁渐长。
  • 将母计:考虑到母亲的处境或需要。
  • 折腰愁:屈膝忍受忧愁,这里形容为了母亲而忍受苦楚。
  • 怀人:思念的人。
  • 畏及秋: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恐惧。
  • 故乡客:故乡的人。
  • 披裘:穿上皮衣,表示天气变冷。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南游客”与“故乡客”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亲情的深厚感情,表现出对异乡游子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元询,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对母亲的关心与思念之际,表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渗透着浓郁的乡愁。

诗歌鉴赏:

《怀范镜秋 其二》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绪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南方旅人和故乡客的对比,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关怀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开篇以“料得南游客”引入,设身处地地思考他人,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接着“好为将母计”,更是体现了对母亲深深的孝心,愿意为母亲忍受一切苦楚。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雨和寒冷的情景,反衬出游子的孤独与忧虑,表现了时节的变换与思念的加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亲情的执着,也有对故乡的惆怅,深切动人。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料得南游客:诗人设想南方的游子,表现出对于远方人的理解和同情。
    • 于今欲白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老去,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 好为将母计:强调照顾母亲的重要性,体现出诗人的孝心。
    • 莫惜折腰愁:愿意屈膝承受忧愁,展现出对母亲的责任感。
    • 远道偏多雨:描绘旅途中的艰辛,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 怀人畏及秋:表达思念与秋天的忧愁,体现对故乡的牵挂。
    • 那知故乡客:揭示故乡的状况,与游子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 十月未披裘:用季节变化反映情感的波动,暗示寒冷的来临。
  2.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旅途的艰辛与秋天的寒冷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母亲的深情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出身在异乡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和忧虑,突出亲情和乡愁的主题。

意象分析:

  • 南游客:象征远方的游子,代表着对他乡生活的感受。
  • 折腰愁:表现出对母亲的关心与责任感。
  • :象征收获与思念,带来冷清和孤独的氛围。
  • 披裘:暗示天气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内心的寒冷和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游客”指的是: A. 从北方来的旅人
    B. 从南方来的旅人
    C. 本地人

  2. 诗中提到的“将母计”是指: A. 计划旅行
    B. 照顾母亲
    C. 学习知识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曹元询的《怀范镜秋》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关注母亲的忧虑,而后者则是兄弟之间的情谊,展现了不同的情感维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曹元询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