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题王简庵镂尘词》
时间: 2025-01-11 11:15: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苧衫茸帽,惯马足关河,霜寒风晓。谯角鸣秋,边尘警戍,消得庾郎怀抱。天涯凭阑心事,都入无端啼笑。只秀句付鸾笺象笔,而今能道。愁悄。应记省燕市冶春,绿鬓双年少,刹海浮舟,江亭按拍,几度夕阳归骤。吟情劫馀渐懒,怕听怨歌凄调。明月夜,待重翻旧谱,银箫低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着苧麻衫、戴着茸帽,在寒霜和清晨的风中,骑马跨越山河。秋天的角声在城楼上响起,边境的警报声打破了宁静,庾郎的怀抱似乎也因此而消散。无论身在何方,心中的忧虑与思绪都如无端的啼笑交织在一起。诗句如同美丽的鸾笺,虽然能够表达情感,但如今却只能愁苦。应当记得在燕市的春天,绿发的少年们在刹海游玩,江边的亭子中,几度夕阳匆匆而归。吟唱的情感已经渐渐懒散,不愿再听那凄凉的怨歌。明亮的月夜里,期待再次翻阅旧谱,低声奏响银箫。
注释
- 苧衫:用苧麻织成的衬衣,象征简朴。
- 霜寒风晓:指寒霜降临,早晨的风很冷。
- 谯角鸣秋:谯楼的角声在秋天响起。
- 庾郎:庾信的庶子,诗中指代怀念的人。
- 鸾笺:一种用来写诗的美丽纸张。
- 绿鬓:年轻人的代称,形容青春。
- 刹海:北京的一处风景名胜地。
- 江亭按拍:指在江边亭子中击拍,吟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先骕(1866-1929),字子华,号秋水,近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诗风独特,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作品内容涉及自然、人生、历史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胡先骕晚年,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喜迁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青春和往昔的怀念,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交织,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开篇以“苧衫茸帽”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的形象,暗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接着,通过“霜寒风晓”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诗中提到的“谯角鸣秋”,则使人联想到秋天的萧瑟和边境的紧张,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无常。“庾郎怀抱”一语,既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也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渴望。随后,诗人将心事化为“无端啼笑”,突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燕市冶春”的美好时光,描述了青春的活力与快乐。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美好的记忆逐渐被“怨歌凄调”所取代,愁苦的情绪愈发明显。结尾的“明月夜,待重翻旧谱,银箫低奏”,在平静的夜晚中,诗人希望能够再次回味曾经的美好,尽管心中仍然充满愁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苧衫茸帽,惯马足关河:描述诗人穿着朴素,骑马跨越河流,体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霜寒风晓:描绘早晨的寒冷,暗示诗人的孤寂与冷清。
- 谯角鸣秋,边尘警戍:秋天的角声和边境的警报声,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消得庾郎怀抱:表达对往昔情感的怀念。
- 天涯凭阑心事:心事如烟,飘散在天涯之间。
- 愁悄: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事比作无端的啼笑,形象生动。
- 对仗:如“江亭按拍,几度夕阳归骤”,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无形的心事拟人化,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旧与愁苦为主线,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追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苧衫茸帽:象征简朴与自然。
- 霜寒风晓: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谯角鸣秋:象征历史的变迁。
- 庾郎怀抱:代表对旧情的怀念。
- 银箫低奏:象征希望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苧衫茸帽”象征什么? A. 奢华
B. 简朴
C. 年轻
D. 伤感 -
“谯角鸣秋”主要体现了什么意境? A. 宁静
B. 萧瑟
C. 欢乐
D. 祥和 -
诗人在明月夜中希望做什么? A. 忘记过去
B. 重翻旧谱
C. 归乡
D. 写新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胡先骕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擅长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但胡先骕更侧重于历史与现状的对比,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人手册》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