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理斋爱吟草 其一》

时间: 2025-01-23 07:30:25

亮节曾闻烈日如,巴山藏碧廿年馀。

遗编到处淋漓在,不见濡毫盾上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亮节曾闻烈日如,
巴山藏碧廿年馀。
遗编到处淋漓在,不见濡毫盾上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斋(即“理斋爱吟草”)的感慨。诗人称赞理斋的品德曾如同烈日般炽热,而自己在巴山深处隐居了二十多年。如今那些遗留下来的诗稿仍然在各处传颂,却没有人对它们做出认真书写和传承。

注释:

  • 亮节:指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 烈日如:比喻理斋的品德如烈日般耀眼。
  • 巴山:指位于四川的巴山,诗人隐居的地方。
  • 藏碧:意指这里的自然景色清秀、美丽。
  • 廿年馀:二十多年。
  • 遗编:指遗留下来的诗稿。
  • 淋漓:形容诗稿流传广泛。
  • 濡毫盾上书:指没有人认真书写和传承这些诗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玉纶,清代著名诗人,生于1715年,卒于1778年。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和抒发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隐居巴山期间,表达了他对自己创作的反思以及对理斋的崇敬。诗人在这段时间内,虽然远离繁华,但内心依旧高洁,渴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被后世所传颂。

诗歌鉴赏:

吴玉纶的《题理斋爱吟草 其一》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诗的开头用“亮节曾闻烈日如”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理斋的高尚品德,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理斋的光辉与诗人内心的敬仰。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巴山隐居的二十余年,展现了他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作命运的感慨,尽管自己的作品在各处传颂,却没有人用心去书写和传承。这种无奈与惆怅在字里行间流露,折射出诗人对艺术和创作的执着与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情感张力,既有对理斋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德和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亮节曾闻烈日如:表达理斋的品德如烈日般耀眼,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2. 巴山藏碧廿年馀:诗人自述在巴山隐居的时间,强调自己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依恋。
  3. 遗编到处淋漓在:遗留下来的作品广为流传,显示其影响力。
  4. 不见濡毫盾上书:表达对作品被忽视的无奈,反映出对文化传承的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斋的品德比作烈日,强调其光辉。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对比:诗人对理斋的赞美与自己作品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以及对艺术作品被忽视的惋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理斋的敬仰和对自身创作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艺术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烈日:象征高尚的品德与理想。
  • 巴山:代表隐居与自然的宁静。
  • 遗编:象征诗人的创作与文化传承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巴山”是在什么地方? a) 四川
    b) 浙江
    c) 广东
    答案:a) 四川

  2. “亮节曾闻烈日如”中的“亮节”是指什么? a) 诗歌
    b) 品德
    c) 生活
    答案:b) 品德

  3. 诗人对理斋的态度是: a) 轻蔑
    b) 崇敬
    c) 忽视
    答案:b) 崇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吴玉纶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上形成对比,前者更多的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而后者则是一种豪放的饮酒作乐的态度。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前者细腻清新,后者奔放激昂,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玉纶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题理斋爱吟草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