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含烟 本意》

时间: 2025-01-27 04:10:56

销魂树,曲江边。

移自永丰坊里,东风吹雪又吹绵。

艳阳天。

何处行人歌水调。

极目黏天芳草。

锦帆曾此向天涯。

落谁家。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柳含烟

作者: 王士禛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销魂树,曲江边。
移自永丰坊里,
东风吹雪又吹绵。
艳阳天。
何处行人歌水调。
极目黏天芳草。
锦帆曾此向天涯。
落谁家。

白话文翻译:

在曲江边的那棵销魂树,
是从永丰坊移过来的,
东风一吹,雪花又飘又飞。
艳阳高照的日子里,
哪里有行人唱着水边的曲调。
极目远望,芳草如黏。
锦帆曾在这里启航向天涯,
最终落在了谁的家中呢?

注释:

  • 销魂树:指的是一种让人心醉神迷的树,常用以象征美好而惆怅的情感。
  • 曲江:地名,流经曲江的河流。
  • 永丰坊:历史上的区域名,指代繁华的街道。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 锦帆:华丽的船帆,象征着远航与梦想。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曲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别》中提及的重要场景,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氛围。同时,销魂树的意象也可能与古诗中常见的桃花、柳树等象征爱情、离别的植物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禛(1648-1711),字季凌,号柳泉,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赋,作品多表现温婉细腻的情感,尤其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颇具诗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王士禛的创作高峰期。社会上流行的文人雅集、游山玩水的风气,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诗歌鉴赏:

《柳含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诗中的“销魂树”与“曲江”勾勒出了一幅温柔而又惆怅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点滴。作者通过“东风吹雪又吹绵”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何处行人歌水调”则引发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流畅的节奏,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销魂树,曲江边。

    • 在曲江边的那棵树,令人心醉。
  2. 移自永丰坊里,

    • 这棵树是从繁华的永丰坊移过来的。
  3. 东风吹雪又吹绵。

    • 春风吹动,雪花轻盈,仿佛飘洒着棉絮。
  4. 艳阳天。

    •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5. 何处行人歌水调。

    • 哪里有行人唱着水边的歌曲呢?
  6. 极目黏天芳草。

    • 远眺草色如黏,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
  7. 锦帆曾此向天涯。

    • 华丽的船帆曾在这里出发,驶向天涯。
  8. 落谁家。

    • 不知最终停靠在了谁的家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销魂树”,比喻动人的景象。
  • 拟人:如“行人歌水调”,赋予行人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追忆,情感细腻,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情、思念。
  • 东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水调:象征乐曲与人生的流动。
  • 锦帆:象征梦想与远方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销魂树”指的是? A. 一种美丽的树
    B. 一种令人心醉的情感
    C. 自然的象征

  2. “极目黏天芳草”中的“极目”是什么意思? A. 观察远方
    B. 看不清楚
    C. 眺望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士禛与李白在自然描写上的异同,王士禛更注重细腻情感,而李白则常表现豪放的气势。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士禛诗词赏析》
  • 《古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