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寻张籍不见》

时间: 2025-01-11 05:23:06

别后知君在楚城,扬州寺里觅君名。

西江水阔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扬州寻张籍不见
作者:王建 〔唐代〕
别后知君在楚城,
扬州寺里觅君名。
西江水阔吴山远,
却打船头向北行。

白话文翻译

分开之后才知道你在楚城,
我在扬州的寺庙中寻找你的名字。
西江水面宽阔,吴山遥远,
我却在船头向北方行驶。

注释

字词注释:

  • 别后:分开之后。
  • 知君:知道你。
  • 楚城:指楚地的城市,这里代指张籍所在的地方。
  • 扬州寺里:指扬州的一座寺庙。
  • 觅君名:寻找你的名字。
  • 西江:指位于西方的江河,这里特指长江的一部分。
  • 水阔:水面宽阔。
  • 吴山:指位于江苏省的吴山,风景名胜。
  • 打船头:指船头的方向。
  • 向北行:朝北方航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楚城”与“扬州寺”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楚地和扬州分别代表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地理距离和情感距离。张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王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与寻觅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约765年-830年),字子晋,号梦得,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以描写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而著称,作品多见于《全唐诗》中。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建与张籍分别后,表达了他对张籍的怀念与思念。诗中通过对地理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渴望。

诗歌鉴赏

《扬州寻张籍不见》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江水与山川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别后知君在楚城,扬州寺里觅君名。”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张籍的思念之情,楚城与扬州之间的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情感上的隔阂。随着诗的推进,诗人用“西江水阔吴山远”来进一步强化这种距离感,西江的宽广与吴山的遥远,仿佛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是如此的深不可测。最后一句“却打船头向北行”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追寻,他希望能通过航行来缩短与友人的距离,但又感到无力。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令人感受到那份无法相见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后知君在楚城:说明分开后了解到张籍身在楚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2. 扬州寺里觅君名:在扬州的寺庙中寻找他的名字,表明诗人对友人的追寻心情。
  3. 西江水阔吴山远:通过描绘宽阔的西江和遥远的吴山,展现出两地的距离和作者的孤独。
  4. 却打船头向北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寻,但又无奈地朝北方行驶,暗示了无法相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别后知君”和“扬州寺里”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以“西江水阔”与“吴山远”比喻距离之遥,富有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奈之情,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城:象征着分离与思念。
  • 扬州寺:代表着内心的寻觅与渴望。
  • 西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
  • 吴山: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人际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在何地寻找张籍的名字?
    A. 楚城
    B. 扬州寺
    C. 西江
    D. 吴山

  2. 诗中提到的“西江水阔”意在表达什么?
    A. 友情的深厚
    B. 距离的遥远
    C. 自然的美丽
    D. 船的速度

  3.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怀念与无奈
    C. 恨意
    D. 迷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李白《静夜思》:在孤独中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建的《扬州寻张籍不见》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但王建侧重于地理距离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家庭的思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