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儿·六波烟黛浮空远》
时间: 2025-01-27 04:03: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莺儿·六波烟黛浮空远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六波烟黛浮空远,南陌嘤嘤,乔木初迁,纱窗无眠,画阑凭晓。看并宿暗黄深,织雾金梭小。那人携酒听时,料把春来,诗梦惊觉。飞绕。翠接断桥云,绿漾新堤草。数声娇啭,婉娩如愁,调簧弄歌尖巧。随燕啅软尘低,蝶妥游丝袅。最怜舞絮飞花,唤却东风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清晨的景象。远处层层烟雾如黛色的波浪,南边的小路上鸟儿嘤嘤鸣叫,初春的乔木刚刚发芽,透过纱窗我难以入眠,只能倚在画栏上等待天明。看那暗处的黄昏色彩与织雾的金梭,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那人手持酒杯,悠然自得,似乎在享受春日的诗意梦幻。翠绿的云彩依偎在断桥旁,绿意盎然的新堤草地上,几声婉转的鸟鸣,宛如愁苦的心情,与调皮的歌声交错。燕子在细软的尘埃中飞舞,蝴蝶在游丝般的空气中飘荡。最让我怜爱的是那舞动的絮状花瓣,它们唤醒了迟暮的东风。
注释:
- 六波烟黛:形容远处的烟雾像六道波浪,颜色如黛。
- 南陌:南边的小路。
- 嘤嘤:形容小鸟的鸣叫声。
- 乔木初迁:指春天来临时,树木开始发芽。
- 画阑:指画着栏杆的窗户。
- 织雾:形容晨雾如织物般轻柔。
- 金梭:比喻细腻的雾气或光影。
- 调簧弄歌:形容音乐的轻快动人。
- 舞絮:指飘舞的柳絮或花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词人,其作品以清丽秀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体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黄莺儿》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开头的“六波烟黛浮空远”便勾勒出了一种远离喧嚣、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南边的小路上,鸟儿的鸣叫声与初春的乔木交相辉映,带给人们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诗中通过“纱窗无眠”和“画阑凭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与思绪的缠绵。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更为深入地展现出来,仿佛在与春天的气息对话,感受那份轻柔与惆怅。
而“最怜舞絮飞花”一句,既是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波烟黛浮空远:描绘了远方的山水烟雾,色彩如黛,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
- 南陌嘤嘤,乔木初迁:南边的小路上,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树木在春天的召唤下开始发芽。
- 纱窗无眠,画阑凭晓:在纱窗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倚靠着窗栏等待天明。
- 看并宿暗黄深,织雾金梭小:看那暗处的黄昏色彩,轻雾如织,金色的光线透过雾气。
- 那人携酒听时:有人手持美酒,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刻。
- 料把春来,诗梦惊觉:似乎春天已经来到,诗的梦境也随之惊醒。
- 飞绕:意境自由,仿佛在空中飞翔。
- 翠接断桥云,绿漾新堤草:翠绿的桥面与云相连,新堤上的草色鲜绿。
- 数声娇啭,婉娩如愁:几声鸟鸣,柔美而又带着愁绪。
- 调簧弄歌尖巧:音乐轻快,形声相得。
- 随燕啅软尘低,蝶妥游丝袅:燕子在柔软的尘埃中飞舞,蝴蝶轻盈地游荡。
- 最怜舞絮飞花,唤却东风老:最让人心疼的是那轻舞飞扬的柳絮与花瓣,仿佛在唤醒已老去的东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六波烟黛”比喻远山的烟雾。
- 拟人:如“唤却东风老”,将东风拟人化。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惆怅,透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黛:象征朦胧、柔美的景色。
- 乔木:代表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纱窗:隐喻内心的情感与思绪的隔阂。
- 舞絮: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六波烟黛”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晨的阳光
B. 远方的烟雾
C. 夜晚的星空
D. 秋天的落叶 -
“数声娇啭”中“娇”字的意思是? A. 美丽
B. 柔弱
C. 妩媚
D. 快乐 -
诗中提到的“舞絮飞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喜悦
C. 怀念
D. 安宁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允平的《黄莺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思考,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与思念之情。两者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