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26 01:39: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查应光 〔明代〕
白发乱侵头,懒上高楼,
朦胧新月曲如钩。
槛外蘋风惊乍起,暑气潜收。
宿雨涨回流,喜泛轻鸥,
蓼花一望满汀洲。
正好开襟延赏处,无限新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白发已经纷乱地侵袭了我的头顶,懒得再攀登高楼。朦胧的新月弯曲得像钩子。窗外的蘋风突然吹起,潜伏的暑气也渐渐消退。昨夜的雨水上涨流回,令人欢喜的是轻鸥在水面上翱翔,远处的蓼花一片绚丽,满洲滩都是。正是开怀赏景的好时节,秋意无限。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发:指年老,头发变白。
- 懒:懒惰,不愿意。
- 高楼:指高处,象征高远的理想或目标。
- 朦胧:形容不清晰,模糊。
- 新月: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
- 槛外:窗外,指观察外界的视角。
- 蘋风:指轻柔的风。
- 蓼花:蓼草的花,常见于水边,象征自然的美。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蓼花”常常与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一种淡雅的自然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应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其作品多描绘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的和谐。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秋季的清晨,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内心的感慨,产生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以优美的意象和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的“白发乱侵头”直接点出诗人的年岁,带着一丝懒散和无奈,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用“朦胧新月曲如钩”描绘了夜空中的新月,给人一种模糊而又美丽的幻影。此后,诗中“槛外蘋风惊乍起,暑气潜收”,展现了夏秋交替的自然景象,风的轻柔与暑气的消退,使人感到一丝清凉的希望。
“宿雨涨回流,喜泛轻鸥”则将自然的细致变化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轻鸥的飞翔象征着自由和快乐,也代表着对生活的热爱。在最后两句“正好开襟延赏处,无限新秋”中,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对生活的享受,秋天不仅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乱侵头”:直接点明诗人的年纪,传达出一种无奈的生活态度。
- “懒上高楼”:表明诗人对追求高远目标的疲惫,象征着对理想的放弃。
- “朦胧新月曲如钩”:描绘夜空的美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槛外蘋风惊乍起,暑气潜收”:展现春夏交替的自然变化,带来一丝凉意。
- “宿雨涨回流,喜泛轻鸥”:雨水上涨,轻鸥飞翔,象征着自由和生活的乐趣。
- “蓼花一望满汀洲”: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正好开襟延赏处,无限新秋”:暗示诗人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新月曲如钩”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美好。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蘋风惊乍起”。
- 对仗:如“喜泛轻鸥,蓼花一望”,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秋天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年岁与沧桑。
- 新月: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轻鸥:象征自由与快乐。
- 蓼花:象征自然的美与安逸。
这些意象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白发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新月则带来新的希望,轻鸥和蓼花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浪淘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查应光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白发乱侵头”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时间的感叹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社会的批判 -
“蓼花一望满汀洲”中“蓼花”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自然的美好
C. 人生的悲苦
D. 理想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查应光的《浪淘沙》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在描绘自然景色上有独到之处,前者更倾向于细腻的个人情感,后者则表现出豪放的激情。两者在艺术风格、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以上书籍将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