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二十二》
时间: 2025-04-28 02:28: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二十二
作者: 蒋士铨 〔清代〕
三爵陶然矣。君魆把骊珠一串,纳吾怀里。
醉坠寒江光满抱,险被灵胥攫视。
谁撒下珊瑚网起,一十三行真本在,
衍波纹绉了桃花纸。衣篝炙自料理。
挑灯细读乌阑字,为师友行歌坐泣,
缠绵若此。小雅离骚存别派,
幻出情仙侠鬼。便仙鬼也须愁死。
云锦为裳心作剪,浅人看但解呼才子。
吾不语闷而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作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陶醉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开头提到三杯酒已经醉了,接着说到一串骊珠被君子收纳在心中。醉倒在寒江之上,周围的光影如水般满怀,而自己却险些被灵胥(即水中的神灵)所窥视。接着提到谁撒下了珊瑚网,实际上是有一十三行的真本在其中,波纹轻轻卷起了桃花纸。接下来,衣篝火自我调理,挑灯细读那些乌黑的字迹,想为师友唱歌流泪,情感如此缠绵。最后提到小雅和离骚的不同风格,幻化出仙人和鬼神的情感,即使是这些仙鬼也会感到忧愁。以云锦为衣裳,内心却要用剪刀来裁剪,旁观者只会称赞才子,而我却只是沉默,内心烦闷而已。
注释
- 三爵:指三杯酒,象征陶醉。
- 骊珠:珍珠,常用来形容美好事物。
- 灵胥:神话中的水神,具有超凡的视力。
- 珊瑚网:比喻精美的东西。
- 桃花纸:指纸张的纹理,表现了柔美。
- 乌阑字:指黑色的字迹,表现了书法的美。
- 小雅离骚:是指《小雅》和《离骚》,两种风格迥异的古诗。
- 仙侠鬼:代表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铨(1635-1705),清代诗人,学识渊博,精通诗文,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写,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之际,诗人通过对酒、情、自然的描写,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的“三爵陶然”,迅速引入读者的情感共鸣,酒的陶醉感使得整个词境充满了欢快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接下来提及的骊珠,象征着珍贵的情感与记忆,表明作者内心深藏的珍贵情感。寒江的意象则增添了一种孤寂的美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中间部分,作者细致描写了读书的情景,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师友的怀念,这种细腻的情感在古诗词中极为常见,显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复杂。结尾的“吾不语闷而已”,则是对情感的深刻总结,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无声的抗争,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在意象的使用上极为成功,运用的比喻、象征手法,使得诗意层层递进,情感愈显浓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爵陶然矣:三杯酒下肚,心中陶醉。
- 君魆把骊珠一串,纳吾怀里:君子将骊珠串好,藏于心中。
- 醉坠寒江光满抱:酒醉后,如同沉入寒江,周围光影满怀。
- 险被灵胥攫视:几乎被水神所窥探。
- 谁撒下珊瑚网起:是谁在这里撒下珊瑚网?
- 一十三行真本在:其中藏有真实的文章。
- 衍波纹绉了桃花纸:波纹轻轻卷起了桃花纸。
- 衣篝炙自料理:篝火旁边,自己料理衣物。
- 挑灯细读乌阑字:在灯下细读书中黑字。
- 为师友行歌坐泣:为师友吟唱,流泪不已。
- 缠绵若此:情感如此缠绵。
- 小雅离骚存别派:小雅与离骚风格不同。
- 幻出情仙侠鬼:引出了仙人与鬼神的情感。
- 便仙鬼也须愁死:即便是仙人鬼神也会忧愁。
- 云锦为裳心作剪:以云锦作衣,心中却要裁剪。
- 浅人看但解呼才子:旁观者只知称赞才子。
- 吾不语闷而已:我只默默无语,内心郁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骊珠、寒江等,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灵胥以窥视的能力,增强诗意。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平衡,增强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酒、情、书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奈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幽怨而又缠绵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爵:象征欢快与陶醉。
- 骊珠:珍贵的情感与回忆。
- 寒江:孤寂与清冷。
- 珊瑚网:美好与珍稀。
- 桃花纸:柔美与细腻。
- 云锦:华丽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三爵陶然矣”中“三爵”指的是什么?
A. 三杯酒
B. 三种饮品
C. 三位朋友
D. 三个地方 -
诗中提到的“骊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珍贵的情感
C. 自然美
D. 友谊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蒋士铨与李白的作品,二者都涉及酒与情感,但蒋士铨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现,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与壮烈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史》
通过以上材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二十二》的诗意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