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偶作》

时间: 2025-01-26 05:28:13

多病岩栖懒性宜,更无一事扰思惟。

有时睡起聊开卷,直到饥来始问炊。

入户朝霞铺锦绣,盈阶秋月浸玻璃。

道人生计随时足,不是同心肯说知。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病起偶作

作者: 冯昌历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多病岩栖懒性宜,更无一事扰思惟。
有时睡起聊开卷,直到饥来始问炊。
入户朝霞铺锦绣,盈阶秋月浸玻璃。
道人生计随时足,不是同心肯说知。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生病,住在山岩中,懒散的性情自然合适,更没有什么事情来打扰我的思考。有时我睡醒后随便翻翻书,直到肚子饿了才开始问候炊烟。早晨的霞光铺满了我的屋子,秋天的月光浸透了我的玻璃窗。世事的生计随时都能满足,不是人人都能坦诚的交流心声。


注释:

  • 多病:常常生病,指作者的身体状况。
  • 岩栖:在岩石或山中居住,形容隐居的生活。
  • 懒性宜:懒散的性情很适合这样的生活。
  • 聊开卷:随意翻开书卷,表示读书的随意性。
  • 问炊:询问做饭,表示生活的简单和平淡。
  • 朝霞:早晨的霞光,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晨景。
  • 盈阶:满阶,形容光辉洒满了台阶。
  • 道人生计:指人生的生计或生活的方式。
  • 同心肯说知:指愿意坦诚相待,分享内心的想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昌历(生年不详—约1640年),明代诗人,字子震,号怀斋,江苏人。他生活在明末时期,经历了社会动荡和战乱,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隐逸生活,深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生病期间,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对人生计的淡然与知足。


诗歌鉴赏:

《病起偶作》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健康的渴望。全诗以“多病”为引,描绘了诗人在病痛中所体悟的生活感受。诗人虽然身处病痛之中,却能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琐碎,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诗中提到的“朝霞”和“秋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象征。朝霞铺锦绣,意味着新的一天带来希望与美好;秋月浸玻璃,则传递出一种清幽与静谧,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宁静。

而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道人生计随时足”,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容易。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邃的智慧,鼓励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病岩栖懒性宜:作者因病隐居山岩,懒散的性格与此环境相得益彰。
  • 更无一事扰思惟:没有其他事情来打扰自己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孤独而安静的生活状态。
  • 有时睡起聊开卷:偶尔醒来后,随意翻阅书籍,体现出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
  • 直到饥来始问炊:生活的简单,直到饥饿才考虑做饭,表现了诗人的淡泊。
  • 入户朝霞铺锦绣:早晨的光辉洒满屋内,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
  • 盈阶秋月浸玻璃:秋月的清辉映照在玻璃上,增添了诗的意境。
  • 道人生计随时足:人生活的方式总是能够满足于当下。
  • 不是同心肯说知:人与人间的真实交流并不容易,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朝霞铺锦绣”比喻美好的生活。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如“月浸玻璃”。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知足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人生态度的哲理:在纷扰的世间,保持内心的清静与自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霞: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秋月:象征宁静、思考与成熟。
  • 玻璃:象征通透与清晰,反映内心的明了。
  • 炊烟:象征生活的平凡与简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冯昌历的“多病岩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
    • B. 轻松
    • C. 忧愁
    • D. 兴奋
  2. 诗中提到“朝霞铺锦绣”,这句话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希望
    • B. 悲伤
    • C. 迷茫
    • D. 疲惫
  3. “道人生计随时足”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金钱的渴求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交际的厌烦
    •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李白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冯昌历则是在隐居生活中感悟人生。
  • 《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对月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和本诗的淡泊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