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早秋闲咏》

时间: 2025-01-27 05:19:12

幽僻嚣尘外,清凉水木间。

卧风秋拂簟,步月夜开关。

且得身安泰,从他世险艰。

但休争要路,不必入深山。

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

谁人知此味,临老十年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僻嚣尘外,清凉水木间。
卧风秋拂簟,步月夜开关。
且得身安泰,从他世险艰。
但休争要路,不必入深山。
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
谁人知此味,临老十年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生活场景,身处喧嚣之外,享受着清凉的水边与树木之间的宁静。躺在微风中,感受秋天的凉意,夜晚在月光下开门散步。只求身心安宁,无需追求世间的艰难险阻。也不必争抢道路,不必深居山林。那些高飞的仙鹤何用,泉水中的鱼儿也无法再返回。谁能理解这种闲适的滋味,直到老去的十年间,享受这样的宁静。

注释:

  • 幽僻:偏僻、宁静的地方。
  • 嚣尘:喧闹的尘世。
  • 拂簟:轻轻拂动竹席,意指感受秋风的凉爽。
  • 轩鹤:传说中的仙鹤,象征高洁的志向。
  • 泉鱼放不还:指在泉水中游动的鱼,象征一种无返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关心民生,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幽居早秋闲咏》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选择隐居生活。此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淡雅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开篇两句“幽僻嚣尘外,清凉水木间”即刻引入一种宁静的氛围,展现了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通过“卧风秋拂簟,步月夜开关”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秋夜图景,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追求的放弃。他认为,身心的安泰比追求名利更为重要,因此不必争抢世俗的道路,也不必深入深山寻求隐居。诗中“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生动地传达出对物质追求的无奈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僻嚣尘外:描绘隐居的环境,远离世俗的喧嚣。
  2. 清凉水木间:强调自然环境的清新和宁静。
  3. 卧风秋拂簟:感受秋风轻拂,体现闲适的状态。
  4. 步月夜开关:夜晚在月光下散步,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5. 且得身安泰:强调身心的安宁是最重要的。
  6. 从他世险艰:不再追求世间的艰辛和危险。
  7. 但休争要路:劝告自己不必争抢名利。
  8. 不必入深山:不必特意隐居于深山,享受当下即可。
  9. 轩鹤留何用:高洁的理想在世俗中无用。
  10. 泉鱼放不还:象征自由与无奈。
  11. 谁人知此味:感叹能理解这种闲适的人少之又少。
  12. 临老十年闲:至老后才懂得这份闲适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居生活与自然联系,营造宁静氛围。
  • 拟人:泉鱼的行为描绘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 对仗:如“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水木: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安宁。
  • 秋风:代表季节的变换与人生的感悟。
  • 月夜: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轩鹤:象征高洁理想,也暗示与世隔绝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隐居生活的理想
    • B. 追求名利的痛苦
    • C. 友谊的重要性
  2. “卧风秋拂簟”中“拂”字的意思是:

    • A. 打
    • B. 扶
    • C. 拂动
  3. 诗中提到的“轩鹤”象征什么?

    • A. 物质追求
    • B. 高洁的志向
    • C. 友情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幽居早秋闲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白居易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白居易的诗更直接,而王维则赋予了更多的意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