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秋杪夜寒围灯话酒凉云在幕蝶影傍衣如避风露横天向人寻熨也邀叶二十三同倚》
时间: 2025-02-04 13:31: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秋杪夜寒围灯话酒凉
云在幕
蝶影傍衣如避风
露横天向人寻
熨也邀叶二十三同倚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秋夜,围着灯光谈论酒的清凉,窗外的云在轻轻飘动,窗边的蝴蝶似乎在避风而来。露水横在空中,似乎在向人们寻觅,烫平衣物时也邀请二十三的叶子共同倚靠。
注释
- 杪: 末尾,指秋季的末尾时节。
- 熨: 熨烫,形容对衣物的处理。
- 邀: 邀请、借助的意思。
- 二十三: 通常指农历二十三,正值冬季开始的时节。
典故解析
"熨"字在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细致入微的情感或生活细节,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秋季的意象常与萧瑟、孤寂相关,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季,正值寒冷时节,诗人通过描绘微寒的环境,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对温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季的寒冷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独、清冷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引发读者对季节变迁和人情冷暖的思考。起句“天外霜横,垆边酒冷”,将秋夜的寒冷与酒的冷冽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清冷的孤独感。接着“谁信今宵,尚看蝶绕筵飞”,蝶的存在似乎与这寒冷的氛围格格不入,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对人情的思考,既有对温暖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外霜横: 描述了寒霜在遥远天空的横亘,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 垆边酒冷: 在酒垆旁,酒已经冷却,象征着温情的消逝。
- 剪灯沉坐移时: 在昏暗的灯光下静坐,时间悄然流逝。
- 谁信今宵,尚看蝶绕筵飞: 在这样的夜晚,谁能相信还有蝶在飞舞,暗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要添猊麝相回护: 期望有人能用温暖来守护自己内心的愁苦。
- 转愁他魂小难依: 由于愁苦,自己难以依靠他人。
- 更堪伊帘角尖风: 细风吹过窗帘,增添了寒意。
- 天涯芳草凉烟满: 远方的芳草被凉烟弥漫,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问些些残梦,还了还迷: 向残梦打听,梦中仍旧迷失。
- 粉黑须黄,飘零直恁如斯: 描绘了秋天的落叶,表达了时间的无情。
- 秋寒不比春寒嫩: 秋天的寒冷比春天的寒冷更加刺骨。
- 怕个人也怯罗衣: 害怕冷,连衣服也显得单薄。
- 好相期: 希望能有美好的相聚。
- 花暖珧宫,小凤同栖: 期盼温暖的花园与小鸟的陪伴。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天外霜横”与“垆边酒冷”,增强了诗的韵律。
- 比喻: 通过“蝶绕筵飞”比喻美好时光的流逝,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 露水“横天”,使自然景物富有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寒冷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反映了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节展现生活的无奈与思念,传递出生命的脆弱与对美好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 象征寒冷与孤独。
- 酒: 表达温暖与人情。
- 蝶: 寓意美好的时光与追忆。
- 风: 代表不安与变化。
- 露: 体现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霜”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快乐
D. 宁静 -
诗人希望在寒冷的秋夜里得到什么? A. 美酒
B. 温暖
C. 欢乐
D. 朋友 -
“蝶绕筵飞”中,蝴蝶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寂寞
B. 回忆
C. 轻松
D. 迷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姚燮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生活细节和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与洒脱。两者在主题上都涉及孤独与思考,但风格迥异,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技巧与方法》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