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见燕时客南溟》
时间: 2025-01-27 04:42:48意思解释
高阳台 见燕时客南溟
作者: 杨圻 〔清代〕
原文展示
日日愁风,朝朝看雨,画楼闲杀鸟衣。
同是天涯,相逢总是依依。
春潮夜打山根月,送帆樯海上人归。
更凄迷,梦到深宫,露滴罘罳。
隔年踪迹曾相识,况烟迷平陆,草入荒溪。
欲待商量,如今是柳暗长堤。
绿窗人语春眠觉,道江南处处花飞。
莫搴帏,不见长安,一片斜晖。
白话文翻译
每天都愁烦着风的骚动,早晨又看着雨的纷飞,画楼里空闲得杀死了鸟儿的衣裳。同在天涯,但相遇时总是依依不舍。春潮在夜里拍打着山根的月亮,送走了帆樯归来的人。更让人凄迷的是,梦中走进了深宫,露水滴落在窗棂上。隔年之后的踪影,曾经相识,何况烟雾迷茫了平原,草木又长入荒溪。想要商量一下,如今却是柳树遮蔽的长堤。绿窗前人声喧闹,我在春眠中苏醒,看到江南各处花飞。不要掀开帷幕,长安却不见了,只有一片斜晖。
注释
- 日日愁风: 每天都因风而忧愁。
- 画楼: 指精致的楼阁,多用于形容女子的居所。
- 鸟衣: 比喻美丽的衣裳。
- 春潮: 春天的潮水。
- 樯: 船的桅杆。
- 深宫: 指内宫深处,通常象征着孤独和隔绝。
- 罘罳: 窗子。
- 柳暗长堤: 柳树繁茂遮蔽的长堤。
- 江南: 长江以南的地区,春季花开如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常表现对人生、爱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寄托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高阳台 见燕时客南溟》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情感。词中“日日愁风,朝朝看雨”开头便渲染出一种忧伤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接下来的“同是天涯,相逢总是依依”,则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即使身处异地,相遇时仍然感到依依不舍,情感深厚。
“春潮夜打山根月”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但在这美景中,诗人却感到了一丝凄迷。“梦到深宫,露滴罘罳”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梦境中的孤寂让人感到无奈与哀伤。最后“莫搴帏,不见长安,一片斜晖”则表达了对长安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斜晖象征着夕阳西下,预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日愁风: 反复的忧愁,暗示了对生活的苦恼。
- 朝朝看雨: 形象的描写了诗人日常的沉浸状态。
- 画楼闲杀鸟衣: 描绘了静谧的环境,带来了一种无聊与惆怅。
- 同是天涯: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春潮夜打山根月: 通过自然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 梦到深宫: 反映出梦境的孤独感。
- 欲待商量: 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鸟衣”比喻美丽的衣服,传达出一种轻盈感。
- 拟人: 通过“春潮夜打山根月”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 如“日日愁风,朝朝看雨”,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深切反映了人情的无常与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 象征着温暖与春天,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 雨: 象征着忧愁与思念。
- 月: 代表孤独与思考,常用于抒发情感。
- 长堤: 象征着人生的道路与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日愁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期待
- D. 无奈
-
“春潮夜打山根月”中的“春潮”意指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热情
- D. 秋天的凋零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 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充满女性特有的柔情。
- 《水调歌头》: 苏轼的作品则更为豪放,展现了对人生、对自由的追求,情感更为开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唐诗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