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涯一片月,照我宿淮东。
故国几时到,扁舟今夜同。
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
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
白话文翻译:
天边有一轮明月,照亮我在淮东的栖息。
不知道何时能回到故乡,今夜我和小舟一起漂泊。
岸边高高的杨柳上沾着露水,远处的洲滩上芦苇随风摇曳。
我静静地坐着对着清晰的月影,感叹浮生如梦,心中感慨万千。
注释:
- 天涯: 指遥远的地方,常用来形容异乡或远行。
- 淮东: 指淮河东岸的地区,这里是诗人所居住或经过的地方。
- 扁舟: 小船,诗人在月夜中独自漂泊。
- 杨柳: 常用于诗词中象征柔美、离别或思乡之情。
- 荻芦: 荻和芦是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来描绘水边的自然景象。
- 浮生: 指短暂的生命,常有无常、虚幻之意。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月”和“故国”的意象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是中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艾畅(约1645-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云,号东皋,江苏人。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艾畅漂泊期间,他在外游历,心中思念故乡,借月夜的景象抒发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舟中同赵直夫对月》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和人生感慨的古诗。诗人在月圆之夜,独坐舟中,面对明月,心中涌起对故国的思念。首句“天涯一片月”,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这轮明月也成为他唯一的陪伴。接着“故国几时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和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但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杨柳、荻芦的意象不仅美丽,也暗含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最后两句“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则是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映射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故乡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考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涯一片月: 描绘了辽远的天际有一轮明月,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照我宿淮东: 这轮明月照亮了他在淮东的栖息之地,表示他对家乡的思念。
- 故国几时到: 诗人对故乡的期盼和无奈,表现了思乡之情。
- 扁舟今夜同: 自己的小舟是他唯一的伴侣,增强了孤独感。
- 岸高杨柳露: 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
- 洲远荻芦风: 远处的洲滩与轻风,增添了诗的意境。
- 旷坐对清影: 描绘了诗人静坐的情景,心中思绪万千。
- 浮生念转空: 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人生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用对仗手法,如“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 明月、杨柳、荻芦等意象的运用,富有象征意义,暗示孤独与思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月: 象征思乡与孤独。
- 杨柳: 代表柔美与离别。
- 荻芦: 表达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无常。
- 舟: 象征漂泊与不安定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故国”指的是: A. 诗人出生的地方
B. 诗人当前的居住地
C. 诗人曾经的旅行地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来表达孤独感? A. 明月
B. 杨柳
C. 荻芦 -
“浮生念转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财产的得失
B. 生命的短暂与虚幻
C. 旅行的意义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 同样以月为媒介,表达思乡之情,但李白的诗更直接、简洁。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人在月下思念兄弟,情感更为浓厚,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