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至竹洲》
时间: 2025-01-22 12:05: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泛舟至竹洲
作者: 吕祖俭 〔宋代〕
湖光拍天浮竹洲,
隐然一面城之幽。
中有高士披素裘,
我欲从之恐淹留。
探囊百金办扁舟,
又烦我友著意修。
微风一动生波头,
飞棹来往倦则休。
兀兀坐曹如系囚,
吏余只有万斛愁。
一生安坐无几求,
今日栖迟如置邮。
脱帽露顶固狂流,
俯首折腰亦可羞。
誓将入海登之罘,
弃置人闲绕指柔。
苍然暮色下羊牛,
出处语默两悠悠。
九原可起柳柳州,
燕坐相与未始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上泛舟,看到竹洲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湖光映照着天际,竹洲在湖面上浮动,隐约如同一座幽静的城池。水中有位高士披着素衣,我想跟随他,却又担心自己会耽搁。于是我在口袋中掏出百金来准备一只小舟,又麻烦朋友帮我修整。微风轻轻一吹,湖面泛起涟漪,划船的人来来往往,倦了就停下来休息。坐在船上如同被囚禁的感觉,心中只有满满的愁苦。人生安坐其实没什么追求,今天在湖上停留,就像是置身于邮局一样。脱下帽子,露出头顶,虽然显得放荡不羁,但低下头又觉得羞愧。发誓要去大海,抛弃人世间的纷扰,随意地在指尖游走。苍茫的暮色下,羊和牛在悠闲地吃草,出入之间,默默无言,心情也随之悠然。九原山上,柳树成行,和朋友坐在一起,似乎一直没有去游玩。
注释
- 湖光:湖水的光辉。
- 拍天:水波拍打天空,形容水面光亮。
- 高士: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 披素裘:穿着白色的衣服,指高士的淡泊。
- 探囊:掏出袋子,形容准备金钱。
- 飞棹:快速划船,形容划船的轻快。
- 兀兀:形容静坐、消沉的样子。
- 安坐:安静地坐着。
- 置邮:像是在邮局一样停留。
- 蓼蓼:形容柳树的样子。
典故解析
- 竹洲:竹洲是水中生长竹子的地方,象征着清幽与雅致。
- 高士: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指代那些追求道德与精神境界的人物。
- 九原:指的是古代的名山,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祖俭,字惟信,号惟清,宋代诗人,生活在宋徽宗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一生追求隐逸生活,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泛舟至竹洲》作于吕祖俭泛舟于湖中时,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
诗歌鉴赏
《泛舟至竹洲》是一首表现隐逸心境的抒情诗。诗人在湖上泛舟,描绘出湖光山色的美丽,勾勒出一种和谐宁静的自然景象。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写湖面、竹洲和高士,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高洁,似乎在呼唤人们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后半部分则流露出诗人的愁苦与困惑,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无尽的思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脱俗的感觉。诗中的“脱帽露顶”与“俯首折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终,诗人以“誓将入海登之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尽管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但这一心念却给予了他无尽的勇气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光拍天浮竹洲:描绘湖面光辉与竹洲的美丽,意境开阔。
- 隐然一面城之幽:竹洲隐约如同一座幽静的城池,增加神秘感。
- 中有高士披素裘:高士的出现突显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 我欲从之恐淹留:内心渴望跟随高士,却又害怕留恋此地。
- 探囊百金办扁舟:准备金钱办舟,表现诗人对行动的决心。
- 又烦我友著意修:希望朋友的帮助,显示诗人对友情的依赖。
- 微风一动生波头:微风吹来,湖面起波,营造动感。
- 飞棹来往倦则休:划船者的生活场景,表现出悠闲的状态。
- 兀兀坐曹如系囚:坐着的孤独感,突出诗人内心的压抑。
- 吏余只有万斛愁:感叹生活中的烦恼与忧愁。
- 一生安坐无几求:自我反省,人生安静却缺乏追求。
- 今日栖迟如置邮:停留的状态像是在邮局,表现出无所事事的心态。
- 脱帽露顶固狂流:放松自我,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
- 俯首折腰亦可羞:低头折腰,表达内心的羞愧与矛盾。
- 誓将入海登之罘:誓言追求自由,想要出海探索新天地。
- 弃置人闲绕指柔:想要抛弃世俗的纷扰,追求平和的生活。
- 苍然暮色下羊牛: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象,营造出一种安定感。
- 出处语默两悠悠: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心境。
- 九原可起柳柳州:柳树成行,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 燕坐相与未始游:与友人坐在一起,回味过去的游乐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洲比作城池,增加其神秘感。
- 拟人:微风与波头的描绘使自然生动。
- 对仗:如“高士披素裘”与“我欲从之恐淹留”,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愁苦,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内心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光:象征自然美,代表心灵的宁静。
- 竹洲:隐喻隐逸的理想境地。
- 高士:象征道德修养与理想人格。
- 微风与波头:代表生活的变化与动感。
- 暮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考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竹洲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隐逸理想
- C. 忧愁
-
“我欲从之恐淹留”中的“淹留”指什么?
- A. 沉浸在湖中
- B. 留恋此地
- C. 忘记时间
-
诗中提到的“高士”最能体现什么?
- A. 追求权力
- B. 道德修养
- C. 物质财富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泛舟至竹洲》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登高》更多地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而《泛舟至竹洲》则强调隐逸理想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吕祖俭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