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庵十首》

时间: 2025-01-26 23:03:14

户外履綦常不到,手中锄柄少曾闲。

古时废地今花坞,昨日荒陂忽蓼湾。

牧马童乖能识路,操蛇神黠怕移山。

颜曾老矣虽难免,犹在长沮桀溺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户外履綦常不到,手中锄柄少曾闲。
古时废地今花坞,昨日荒陂忽蓼湾。
牧马童乖能识路,操蛇神黠怕移山。
颜曾老矣虽难免,犹在长沮桀溺间。

白话文翻译:

户外的靴子常常无法走到,手中的锄头几乎没有闲着过。
以前的荒地如今变成了花丛,昨天的荒坡突然成了蓼草的湾。
牧马的小孩聪明地能辨认道路,操控蛇的神灵也害怕移山。
颜氏虽然年老,但仍然难以避免,依然在长沮和桀溺之间徘徊。

注释:

字词注释:

  • 履綦:指鞋子,特指草鞋或靴子。
  • 锄柄:锄头的手柄,这里比喻农事活动。
  • 花坞:花丛或花园。
  • 荒陂:荒废的坡地。
  • 蓼湾:长有蓼草的水湾,表示自然景色。
  • 牧马童:放马的小孩。
  • 操蛇神:操控蛇的神灵,这里可能具有象征意味。
  • 颜曾:指颜回,古代著名的儒者,意指年老而难以避免的命运。

典故解析:

  • 颜曾:颜回是孔子的学生,表现出对岁月的感慨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伯英,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思考。开篇通过对“户外履綦常不到,手中锄柄少曾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田园劳动的不懈追求。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古时废地今花坞”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此句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带有一丝怀旧的情绪。

“牧马童乖能识路,操蛇神黠怕移山”则通过孩童的智慧和神灵的谨慎,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的智慧。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使得整体情感更加丰富。

最后两句“颜曾老矣虽难免,犹在长沮桀溺间”则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虽然年岁已高,但仍在命运的波涛中挣扎,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哲理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彰显了刘克庄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户外履綦常不到:描绘了诗人因忙碌于农务而无法外出游玩的情景。
  • 手中锄柄少曾闲:强调了诗人辛勤的劳动,表现出一种充实的生活状态。
  • 古时废地今花坞: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昨日荒陂忽蓼湾:时间的推移使得荒地变得生机勃勃,表现出自然的复苏。
  • 牧马童乖能识路:孩子的聪明机智象征着自然与生命的智慧。
  • 操蛇神黠怕移山:通过神灵的谨慎表现出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
  • 颜曾老矣虽难免:引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感叹年华已逝。
  • 犹在长沮桀溺间: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手中锄柄少曾闲”与“牧马童乖能识路”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事变化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坞:象征着繁荣与美好,代表了希望与生机。
  • 荒陂:象征着过去的荒凉,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 牧马童:象征着智慧与纯真,代表了对自然的认知。
  • 操蛇神: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不可控因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户外履綦常不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外界的向往
    • B. 对劳动的热爱
    • C. 对生活的厌倦
  2. “古时废地今花坞”中“废地”与“花坞”的变化象征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经济的发展
    • C. 人的成长
  3. 诗中提到的“颜曾”是谁?

    • A. 古代诗人
    • B. 儒家学者
    • C. 田园诗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克庄的诗歌更多地侧重于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感悟,而王维则强调了山水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