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江西报六言十首》

时间: 2025-02-04 13:29:56

芈姓公子哀郢,黍离大夫悯周。

杜云野老潜哭,谷谓寒儒浪愁。

意思解释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

原文展示:

芈姓公子哀郢,
黍离大夫悯周。
杜云野老潜哭,
谷谓寒儒浪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慨。诗中提到芈姓的公子为郢国的衰亡而哀伤,黍离大夫则为周朝的灭亡而痛心。杜甫的诗句中,隐喻那位老者在默默流泪,谷神则向寒儒诉说着他无尽的忧愁。

注释:

  • 芈姓:古代楚国的一个姓氏,指楚怀王及其后代。
  • 公子:指王族或贵族的子弟,此处指楚国王子。
  • :郢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后被楚国所灭。
  • 黍离:出自《离骚》,指的是对周朝的哀悼。
  • 杜云:可能指的是杜甫,他的诗中常有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描写。
  • 谷谓:指谷神,古代传说中的神祇,通常代表着丰收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韶,号云泉,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以行文简练、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际,诗人借古讽今,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对当时政局的忧虑和对亡国之痛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四句短小精悍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提到的芈姓公子与黍离大夫,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悲剧,表达了对逝去王朝的哀痛。芈姓公子的哀伤,象征了对郢国的怀念,而黍离大夫则是对周朝灭亡的惋惜。诗人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寄托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思考。

后两句则通过杜甫的诗句,展现了一种隐忍的悲伤,体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关注。诗中提到的“野老”和“寒儒”,象征着那些被社会遗忘的群体,表现出诗人对人间疾苦的同情与关切。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令读者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芈姓公子哀郢:揭示了对郢国的怀念与哀悼,反映出王子对家国的深情。
  2. 黍离大夫悯周:通过黍离大夫的痛心,表达对周朝灭亡的感慨,历史的轮回让人心痛。
  3. 杜云野老潜哭:引用杜甫的诗句,暗示苦难中的隐忍,传达一种无奈的悲伤。
  4. 谷谓寒儒浪愁:通过谷神与寒儒的对话,展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同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芈姓公子”与“黍离大夫”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运用历史典故,产生深远的意义,增添了诗的厚度。
  • 隐喻:通过“杜云野老”和“谷谓寒儒”,隐喻当时社会的苦难与忧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描绘,传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展现出历史的轮回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公子:象征王族的悲哀,代表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悲伤。
  • 大夫:代表士人阶层,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忧虑。
  • 野老:象征被遗忘的普通民众,隐喻社会底层的苦难。
  • 寒儒:代表知识分子,反映出对社会的沉重思考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芈姓公子”所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王子? A. 周朝
    B. 楚国
    C. 魏国
    D. 汉朝

  2. 诗中提到的“黍离大夫”主要表达了对哪个王朝的哀悼? A. 春秋
    B. 战国
    C. 周朝
    D. 魏国

  3. “杜云野老潜哭”中“野老”主要象征什么? A. 贵族
    B. 普通民众
    C. 诗人
    D. 士人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感慨,杜甫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乱对百姓的影响。
  • 《离骚》:屈原通过个人的悲苦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表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故国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杜甫诗集》
  •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