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病起窥园十绝
原文展示:
夜起饭牛薄暮舂,古人既老始明农。残年尚欲勤东作,未肯将身旁瘦筇。
白话文翻译:
夜晚醒来,准备给牛喂食,傍晚时分在舂米,古人年纪已大,却开始懂得耕作。虽已进入晚年,仍然想要努力去种田,不愿意用瘦弱的拐杖来依靠自己。
注释:
- 夜起:夜里起身。
- 饭牛:喂牛。
- 薄暮:傍晚,天快黑的时候。
- 舂:用杵和臼磨米。
- 古人:年长的人,指代老农。
- 残年:晚年,生命的最后阶段。
- 东作:指春天时进行的农作。
- 瘦筇:瘦弱的拐杖,形容年老体弱。
典故解析:
“古人既老始明农”中的“古人”可以理解为饱经风霜的老农。古代农民的艰辛与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重农的传统价值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秋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民生活,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人生的转折之际,面临衰老与病痛的困扰,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劳作的情景,表达自己对农事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刘克庄即使在衰老和疾病的折磨下,仍然保持着对农业劳动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通过夜间起床喂牛、薄暮舂米的细腻场景,诗人不仅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传达了勤劳与坚持的精神。诗中反映了古人对农业的智慧,也暗示了老者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仍愿意为生活而努力的态度。尤其是“残年尚欲勤东作,未肯将身旁瘦筇”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夜起饭牛薄暮舂:描绘了夜晚起床劳作的情形,表现了一种勤劳的精神。
- 古人既老始明农:强调了经验的积累,老年人虽然身体衰弱,但对农业的理解和掌握却更加深刻。
- 残年尚欲勤东作: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年纪已大,仍不甘于安逸。
- 未肯将身旁瘦筇:表达了诗人不愿依赖他人的心态,体现出一种独立与坚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如“夜起饭牛”和“薄暮舂”。
- 比喻:将“瘦筇”作为老年人的象征,表现了衰老的无奈与坚持的决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传递了即使在衰老和病痛中也要勇于追求生活价值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夜:象征着艰辛与孤独,反映了夜晚劳动的不易。
- 牛:代表着勤劳与生计,是农民生活的重要部分。
- 筇:象征着衰老与无奈,却又体现出坚持的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夜起饭牛”描述的是什么情境?
- A. 白天干活
- B. 夜晚喂牛
- C. 休息
-
“古人既老始明农”这句表达了什么?
- A. 老人不懂农业
- B. 年长者对农业的理解加深
- C. 农业不重要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强调在衰老中坚持劳动的精神,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