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 其七十一 瞿昙》

时间: 2025-01-26 23:37:47

世传汉明帝,始梦见金身。

曷不观列子,西方有圣人。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杂咏一百首 其七十一 瞿昙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世传汉明帝,始梦见金身。
曷不观列子,西方有圣人。


白话文翻译:

传说汉明帝时期,他开始做梦见到金色的佛像。
为何不观摩列子的思想呢?在西方还有位圣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世传:流传于世,意思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 汉明帝:指汉朝的明帝刘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 梦见金身:指的是汉明帝梦见佛像,金身指的是佛教中金色的佛像,象征神圣与崇高。
  • 曷不:为何不,表示疑问和反思。
  • 列子:指道家思想家列御寇,著有《列子》一书,主张自然和无为。
  • 西方有圣人:指西方的佛教文化,圣人可能指释迦牟尼佛。

典故解析:

  • 汉明帝梦见金身:这个典故来源于汉明帝时期,传说他曾梦见金色的佛像,后因此派人到西域求佛教经典,这标志着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
  • 列子:列子是道家的一位重要人物,强调自然的力量和和谐的生活,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流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纯,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豪放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著称,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佛教逐渐传入中国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汉明帝梦见佛像的典故,引发对佛教及其思想的思考,体现了对文化交流的关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瞿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汉明帝梦见金身这一历史典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认可与向往。诗中通过提及汉明帝的梦境,暗示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力。同时,诗人又提到列子,表明对道家思想的重视,反映了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

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汉明帝的梦,传递出一种神圣的氛围,金色佛像象征着智慧与启示。后两句则提出问题,意在引导读者思考为何不去了解列子的思想,强调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整首诗语气平和,情感深邃,展示出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传汉明帝,始梦见金身。:这句开篇引入典故,点明时间和人物,营造出一种历史氛围,金身的出现象征着佛教的光辉及其影响。

  • 曷不观列子,西方有圣人。:这是对前句的反思,质疑为何不去探究道家思想,指出了东西方文化的丰富性与交融。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前后句形成对比,有助于强调不同文化间的关系。
  • 象征:金身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列子则象征道家的自然哲学,两者的提及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引发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思考,强调了对不同哲学思想的尊重与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身:象征着佛教的智慧与启示,代表了宗教的崇高。
  • 列子:道家思想的象征,代表着自然与无为的哲学理念。
  • 西方:象征着外来文化,暗示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明帝梦见什么?
    A) 金身
    B) 银身
    C) 铜身
    D) 铁身

  2. 列子代表哪个哲学流派?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D) 法家

  3. 诗中提到“西方有圣人”是指什么?
    A) 道教思想家
    B) 佛教文化
    C) 儒教经典
    D) 法家思想

答案:

  1. A) 金身
  2. B) 道教
  3. B) 佛教文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对比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体现了对文化与哲学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强调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中国历史文化与佛教传播》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刘克庄的《瞿昙》,从而深入领会古诗的韵味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