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献萧相公》

时间: 2025-01-10 18:43:22

东去江干是胜游,鼎湖兴望不堪愁。

谢安近日违朝旨,

傅说当时允帝求。

暂向聊城飞一箭,长为沧海系扁舟。

分明此事无人见,白首相看未肯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献萧相公
作者:张祜 〔唐代〕
东去江干是胜游,
鼎湖兴望不堪愁。
谢安近日违朝旨,
傅说当时允帝求。
暂向聊城飞一箭,
长为沧海系扁舟。
分明此事无人见,
白首相看未肯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行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东去江边游玩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但在鼎湖的景色中却让人感到无尽的愁苦。谢安最近违背了朝廷的旨意,而傅说当年也曾被允帝所求。暂时向聊城放飞一箭,长久以来就像是把自己的小舟系在这无边的海洋中。明明这样的事情无人知晓,但我和你白头到老,依然不肯停歇。


注释

  • 鼎湖:指鼎湖山,位于今广东省,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 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以清白和才华著称,曾因直言而遭贬。
  • 傅说:古代贤臣,因其忠诚和智慧受到重用。
  • 聊城:今山东省聊城市,这里代指向往的远方。
  • 扁舟:小船,象征着漂泊无依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约790—850年),唐代诗人,字仲明,号简斋,晚唐诗人之一,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情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借用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献萧相公》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中,张祜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江边游玩的美好愿景,然而在这一美好之中,掩盖的是深深的忧愁。这种矛盾的情感通过“鼎湖兴望不堪愁”一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历史人物谢安和傅说的事迹,反映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暂向聊城飞一箭”来象征自己的理想追求,表达出一种渴望自由和远行的心情。“长为沧海系扁舟”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仿佛自己如同一只无依的小舟,漂泊在无边的大海中,随波逐流。

最后两句“分明此事无人见,白首相看未肯休”则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深厚情感,尽管外界的变化无常,彼此之间的情谊依然坚定不移。这种情感在诗中被巧妙地表达出来,使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体现了张祜作为一名诗人的深厚修养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去江干是胜游:向东走到江边游玩是最愉快的事情。
  2. 鼎湖兴望不堪愁:在鼎湖的美景中,却让人感到无尽的忧愁。
  3. 谢安近日违朝旨:谢安最近违背了朝廷的旨意。
  4. 傅说当时允帝求:傅说当年曾被允帝所求。
  5. 暂向聊城飞一箭:暂时向聊城放飞一箭,象征追求理想。
  6. 长为沧海系扁舟:长久以来像是把自己的小舟系在无边的海洋中。
  7. 分明此事无人见:这样的事情明显无人知晓。
  8. 白首相看未肯休:即使白头到老,我们也依然不肯停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去江干”与“鼎湖兴望”,形成了对比。
  • 象征:扁舟象征个人的漂泊与无依,海洋则象征广阔的前程与不确定性。
  • 夸张:如“白首相看未肯休”,强调了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历史典故,诗人传达了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干:象征自然美景与愉悦心情。
  • 鼎湖:代表历史文化的积淀与沧桑。
  • 扁舟:象征个人生活的漂泊和无依。
  • 沧海:象征人生的浩瀚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去江干是胜游”中的“胜游”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游玩
    • B. 失败的游玩
    • C. 忧伤的游玩
  2. 诗中提到的谢安是哪个朝代的名士?

    • A. 汉代
    • B. 唐代
    • C. 晋代
  3. “白首相看未肯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不满
    • B. 坚定的情谊
    • C. 孤独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寄献萧相公》《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但《寄献萧相公》更关注于历史的沉淀与人际情感,而《静夜思》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流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